拥有一条能从家直达学校的公交专线,对特殊儿童家长来说,变得尤为重要。
无论是孤独症,还是其他特殊儿童,上学路的安全,是每个家长的牵绊,“只有安安全全走进学校,才能有机会慢慢走向社会。”
5月16日,一条特殊学生专线在杭州市紫云实验学校(下称紫云学校)启用。
紫云学校60%的孩子都是“星星的孩子”(孤独症),这条专线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云仔专线”。
据悉,这是全国首条可亲子陪伴上下学的特殊学生智慧专线。
受访者供图
“去年9月我们学校刚刚迎来了首批学生。”从学生专线的想法产生到最终落地,紫云学校后勤服务中心主任周烈钧全程参与其中。
紫云学校作为一所集学前康复、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为一体的十五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和其他学校会划分学区、学生分布较为集中不同,校内的学生来自滨江各个街道,相对较分散。而且,紫云学校是所新学校,周边的配套还不太完善,“最远的学生,从家里地铁转公交来上学得要一个多小时。”
再加上,孤独症的孩子面对陌生人容易情绪失控,让上学路变得不那么容易。
家长王女士说,早上送孩子上学需要预留30分钟路上的时间,外加学校周边工地较多,接送路上时常有些紧张,“去年开学后不久,我们就向学校提出,能不能为孩子们规划一条更为安全的上学路。”
为紫云学校开通一条“求知专线”,被列入了学校的“待办清单”。
受访者供图
去年11月份想法提出后,得到了滨江区教育局、区残联、区住建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这一条特殊学生智慧专线应运而生。
相较于“求知专线”,“云仔专线”的费用更为优惠——持有残疾证的孩子及家长免费乘坐,没有残疾证但有学校学籍的孩子及家长10元/天·户。
“今年3月开始,我们就一直联合公交公司在做路测,调整线路。”周烈钧告诉记者,5月7日起专线开始试运行,带领家长熟悉线路、点位,并根据早晚高峰的情况优化。
考虑到孩子们不能长时间在封闭空间内,部分线路根据远近进行了延伸和调整。目前确定开设三条线,平均长度14.5公里,分别从彩虹豪庭、滨和路江汉路口、江一村出发,最终到达紫云学校,“1号线的时间在30分钟左右,最远的3号线在50分钟左右。”
“云仔专线”所用的大巴车型也比较特别,为44座。
“我们为每一位乘车的孩子都配备了两个座位,其中一个是给陪伴家长的。”周烈钧提到,专线每天会跑两个来回共四趟,早上先把家长和孩子们接到学校,然后再把家长送回去,放学反过来。
受访者供图
考虑到部分孩子会害怕陌生人,学校还提出公交公司能够固定司机,目前计划是6名司机轮班,“我们给孩子们做了姓名牌,经过一周多的试运行,很多司机都已经能叫得出孩子的小名,对于稳定孩子情绪相当有效。”
“云仔专线”还是一条智慧化赋能的专线,全时段监控、实时定位,家长能够从手机端查看车辆位置。
七年级学生家长章女士展示了她手上的小程序,通过选择线路、领取车票,就可以验票上车。“线路界面上有代表站点的小圆点,通过看车辆到达哪个小圆点,就能判断还需要多久到达自己所在的站点,真的太方便了。”
滨江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紫云实验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相信会有第四条、第五条“云仔专线”出现,“我们希望通过更多的关爱关注,让孩子们走向独立,走出校门,走进社会。”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