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10点提交资料,次日清晨6点半完成审核,8点工作人员就上门查验,这样的效率真是让人惊叹!”近日,嘉兴港区居民吴女士收到了一笔旧房装修补贴款,对“港区速度”赞不绝口。这背后,是港区以高效服务提升群众幸福感的生动实践。
自去年8月港区启动旧房装修补贴工作以来,港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建设局通过优化流程、创新服务,将“高效便民”的理念贯穿始终,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港区速度”带来的便利。
吴女士家的房子是多年前装修的,由于时间较长,部分墙面涂料已经出现泛黄和霉斑,不仅影响美观,更让居住体验大打折扣。在补贴申请过程中,吴女士首先通过“浙里旧房装修”微信小程序提交了备案信息。工作人员在收到备案申请后及时来电并添加吴女士微信,详细指导她哪里需要更正。
“原本以为申请流程很复杂,没想到工作人员全程耐心指导,早上6点半就通过了审核,还赶在我上班前过来核验。”吴女士还告诉记者,自己是一名港区“新居民”,这次补贴申报让她对港区的服务印象深刻。审核通过后,她的内心激动不已,特意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点赞港区的暖心服务。
为什么港区能有如此“速度”?关键在于服务全流程的高效协同,这从吴女士的经历便可见一斑。记者从港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建设局了解到,部分居民在装修筹备阶段就提前咨询政策,工作人员从那时起便主动跟进,指导居民材料准备的注意事项;申请材料上传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登录系统查看并向居民反馈问题,居民修改后进行二次提交,双方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及时沟通,确保审核环节无缝衔接。
居民刘先生就享受到了这样的“全流程”服务。去年,刘先生在“嘉兴港区发布”微信公众号上看到了相关通知,正好家里计划今年重新装修,便一直留意政策动态。今年2月,《2025年浙江省旧房装修和厨卫等局部改造所用物品材料购置补贴实施细则》出台后,刘先生立即行动,联系港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建设局,详细咨询申请条件、补贴标准和材料要求。
刘先生此次装修涉及房门、墙砖、衣柜等多个项目,总花费16万余元,按照政策规定,最终可兑付补贴17502.08元。“工作人员很负责,有的时候我白天在上班不方便看手机,晚上不管多晚,工作人员看到微信都会回复我。多亏提前咨询,装修时我就注意保留好各项票据,省去了很多麻烦。”刘先生告诉记者。
“许多居民白天忙于工作,只有晚上和周末才有空,我们必须跟上他们的节奏。”港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建设局工程管理(消防审验)岗负责人陈国中介绍,为破解群众“上班没空办、下班没法办”的难题,港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建设局在固定工作时间的基础上,利用早晚及周末时段开展上门核查和服务指导,并通过添加微信的方式,对每一个申请人进行一对一指导,充分提高办事效率,真正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
自旧房装修补贴工作开展以来,港区积极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多措并举推进政策落实。一方面,加强政策宣传和实操指导,持续优化“政策找人”机制,显著提升惠民政策透明度、知晓率;另一方面,通过“浙里办”App装修备案申报、来电咨询、已享受补贴申请人介绍等多种渠道,确保政策红利精准高效落地,实现政策兑现“零延误”、优惠享受“零折扣”。
高效的服务,让百姓真正感受到便捷与温暖。截至目前,港区旧房装修补贴申请已审核通过121套,累计审核通过金额142.99万元,实际已兑付112套,兑付金额133.82万元。未来,港区将继续深化“高效便民”服务理念,进一步优化旧房装修补贴工作流程,让更多居民享受到“港区速度”带来的便利与实惠。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