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15日讯(记者 陈久忍 通讯员 冯宇航)“职无虚设,禄岂妄干”“实惠倘及民,死亦有生气”“立当内室坚挺,无可趁缝隙”……近日,走进位于仙居县皤滩乡的中国(仙居)御史文化展览馆,只见互动大屏上,一位位古代仙居籍监察官员的形象跃然眼前,一条条家训引人驻足阅览。
“古人的风骨和操守,令人心生敬意。”前来参加主题党日活动的仙居县妇联主席娄一姝说。
仙居有“御史故里”之称,历代共有52名仙居籍官员担任过御史、通判、按察使、给事中、提刑等监察官职。近年来,仙居深度发掘地域特色御史文化资源,以御史家训进厅堂、进学堂、进礼堂活动为抓手,打响“御史故里”廉洁品牌,形成家家构筑“防护墙”、人人搭建“护廉网”的好家风、好政风、好社风。
在县一级,仙居建成中国(仙居)御史文化展览馆,应用声、光、电等技术,全景展现仙居历代御史为人为官治家故事,3年来吸引各类参观者30余万人次。在乡镇、村一级,仙居依托祠堂、文化礼堂、古宅院等阵地,建成具有当地特色的御史文化微展馆19处,构建多维度传播矩阵,让干部群众随时随地接受御史文化熏陶。
仙居县田市镇李宅村,是明代左副都御史李一瀚的故乡,该村人文底蕴深厚,李氏祖训“十诫八训”传承至今。该村在文化礼堂建设御史家训非遗馆,将家训融入村庄治理,制定了新时代的“十诫八训”村规民约,总结出了治村“八法”助力乡村振兴,将村庄建设成为浙江省首批美育村。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原来退步是向前。”早晨,在仙居县下各镇“东篱之家”,100多名参加暑期托管班的少年儿童在晨读中,大声朗诵仙居御史应大猷墓前镌刻的《插秧歌》。
此外,仙居开展“好人好样”巡回讲堂——“好娘教”进万家活动,在校园里打造家风家训文化长廊,组织学校开展诵读家训、书写家训、讲家风故事等活动,并将学习御史家训作为开学第一课。同时,仙居组织全县机关党员干部开展认领家风家训活动,通过领家训、亮家风、守规矩、做表率,不断夯实党员干部清廉思想根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