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十五届七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定》,明确建设创新浙江的内涵特征,设定到2030年实现“四个基本建成”的主要目标,强调做深做透“两篇大文章”和强化人工智能全面赋能,为下一阶段浙江努力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绘就了精准施工图,吹响嘹亮冲锋号。
深刻认识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指出,浙江要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新征程上,以省委《决定》形式对建设创新浙江进行再动员再部署,进一步彰显浙江坚定不移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高度自觉,进一步巩固拓展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方法,进一步抢抓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新机遇。近年来,浙江上下牢记嘱托,聚焦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行了一系列的部署和安排,将创新浙江的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此次全会决定以建设创新浙江为主题,把一段时间以来一系列好的打法进行集成、提升、固化,有助于形成更加清晰明确的路径。同时,全会把人工智能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也充分彰显省委对人工智能这一战略性技术和新机遇的深刻洞察。
深刻把握建设创新浙江的内涵特征和主要目标,走好走准创新浙江建设的“路”和“桥”。创新浙江并非一个宽泛笼统的宏观词汇,但也不局限于单纯的技术创新或科技突破范畴。全会提出,“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为主要支撑,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关键路径,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变量”“加快构建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产业能级高、创新主体活、创新生态好的创新浙江”等,多维度阐述了建设创新浙江的内涵特征和核心要义,让广大党员干部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尤其是做深做透“两篇大文章”和强化人工智能全面赋能,这些关键之处必须牢牢扭住、持续发力,赢下“胜负手”。在具体工作上,要按照2030年实现“四个基本建成”的目标、2035年目标,一一对照落实,让标志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突出重点,做深做透“两篇大文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深入,教育、科技和人才进一步成为奠定竞争力的基础。在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这篇“大文章”中,人才是关键中的关键。因此,须在人才有序流动共享激励机制上寻求新的突破,壮大人才“第一资源”,支撑创新“第一动力”。在全面推进“两新”深度融合“大文章”中,加快构建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是落脚点。要让科技创新更好赋能产业创新、产业创新更好激发科技创新。通过全面推进传统产业焕新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科学布局,加快构建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抢抓机遇,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人工智能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一个行业,更是一个时代。谁在这条赛道上抢先布局,谁就能抢得历史性机遇、抢占未来竞争战略制高点。当前,人工智能正与千行百业深度融合,有力赋能生产、生活,新场景、新业态悄然而生。因此,我们必须把牢人工智能这个核心变量,聚力强创新、强主体、强应用、强产业、强生态,进一步放大浙江在人工智能大模型、智能算力、云计算等方面领先优势,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
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谁就能掌握发展先机。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把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作为重中之重,让创新浙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先行的鲜明标识。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