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潮声丨“戈壁菜”摆上江南餐桌

字体:
—2025—
07/24
08:09:09
2025-07-24 08:09:09 来源:潮新闻 执笔 石磊

  如果你经常逛农贸市场或生鲜超市,是否发现这个夏天有不少“戈壁菜”被摆放在货架的显眼位置。

  兰州百合、民勤沙葱、榆中莲花菜、高原莴笋、高原娃娃菜……这些生长在甘肃、新疆、宁夏等戈壁地区的蔬菜,凭借独特的风味和品质,正越来越多地被端上江浙沪家庭的餐桌,成为人们的“心头好”。

  南京一家生鲜超市的“戈壁菜”专柜。受访者供图

  戈壁的独特馈赠

  戈壁菜的独特风味,源于西北严苛自然环境的淬炼。

  中国幅员辽阔,每个城市都产生了独具魅力的特色菜,位于河西走廊的兰州当然也不例外。这些特色菜的产生、传承、发展的轨迹,和这片土地特殊的自然气候息息相关。甘肃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高原、戈壁和沙漠交错分布,年降水量不足300毫米,昼夜温差可达20℃。

  极端环境反而成就了蔬菜的“求生技能”:白天强烈光照加速光合作用,糖分与风味物质疯狂积累;夜晚低温减缓呼吸消耗,养分得以最大限度留存。

  甘肃兰州山区种植的百合苗。受访者供图

  海拔2800米的大尖山位于兰州南部山区,山脉两侧阴凉的戈壁滩种植着一种稀有的百合品种——“九年一采”兰州百合。为什么叫“九年一采”呢?原来,因为这里的戈壁土质加上海拔高、气候干旱,生长周期就像按了双重慢进键,所谓“生三年、长三年、养三年”,为了保持土壤肥力,每三年还要移植别处。生长如此之缓慢,产量自然也不高,靠时间的造化,反而带来意想不到的风味。

  用兰州百合做菜、煲汤、做西点,与其他地方的百合相比,会有一种清香自然的甜味——这是海拔赋予兰州百合独特的甜润。

  “甜味倒是其次,它性凉、具有润肺功效,营养价值高,富含钙、微量元素,8种氨基酸全占了!”51岁的陈得琴在大尖山有1800亩兰州百合基地,“其中300亩为有机基地,每天的碗装百合订单都有150箱至180箱。碗装百合是经过初加工过的,出品率约60%,损耗率接近40%;还有一种真空包装,出品率约70%,损耗率接近30%。所以别看我去地头的收购价只有三四十元一斤,损耗率特别高,成本就上去了。”

  陈得琴现在是兰州市七里河区宏瑞百合合作社负责人,有着20年百合的种植经验,说起百合如数家珍。

  她介绍,兰州百合9年才长成拳头大小的百合球,缓慢生长与巨大温差,让糖分充分积累,形成清甜无苦的“水果级”口感。

  甘肃民勤是中国沙葱之乡。受访者供图

  在民勤县的戈壁滩,沙葱在腾格里沙漠边缘顽强生长。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沙土透气性强,孕育出叶片厚实如韭的独特形态。当地人经常说:“沙葱的辛香,是沙漠的风沙磨出来的。”数据显示,沙葱多酚含量是普通葱类的3倍,抗氧化能力极强。

  榆中县则利用地理落差打造“空间调度”的智慧。这里海拔从1500米攀升至3600米,梯田上的莲花菜喝着雪水长大。与平原地区50多天的生长期不同,榆中娃娃菜需要100天才成熟。据榆中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慢熟的菜,晴天多纤维多、矿物质足,‘菜味’浓得化不开。”经检测,其干物质含量比普通菜高40%,甜度达3.2度。

  这种在逆境中生长的蔬菜,其生理生化特性引起了专家的兴趣。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喻景权长期从事蔬菜生长发育与逆境生理调控研究。这几天正在甘肃调研,他告诉记者,从植物生理角度看,戈壁强光、干旱、温差大、土壤贫瘠等严酷环境,会显著诱导作物产生特殊的次生代谢产物,这些物质往往是风味、色泽和某些保健成分的来源,比如更高的糖分积累、更丰富的多酚类物质、更紧实的纤维结构,同时,湿度低、病害少,农药使用也少。“这种‘逆境增值’效应,可能是戈壁菜独特品质的关键。”

  浙中“百县千碗”研究院院长、金华职业技术大学烹饪教授刘根华曾在新疆职业大学支教,他觉得“戈壁菜”这个概念很新鲜。

  他认为,戈壁菜“鲜甜爆款”的特质源自三方面:一是生长周期较长,跟南方的自然环境以及东北的黑土地相比,生长条件匮乏;二是日照充足,雨水少量,淀粉糖化沉积多;三是人为影响因素少。

  48小时极速“锁鲜”

  极致风味需要极致保鲜。过去,戈壁菜常因运输损耗高、周期长,“产得出、走不远”。

  前几天,上海壹佰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高级总监苗泽涛,去了趟“戈壁菜”的主要供应基地甘肃兰州和中国沙葱之乡民勤。“以前沙葱运到兰州就得烂三分之一,如今运到两千公里之外的南京,当地农户想都不敢想!”2023年,该公司旗下的生鲜平台深入甘肃建立直采基地,迭代出一套“48小时冷链直达”方案。

  7月18日清晨6时许,天刚蒙蒙亮,陈得琴习惯性打开手机先看今天的天气。“不好,今天要下雨,气象台发布了雷雨警报。下雨可不敢挖百合,今天二三十位小工就不用出工了。”陈得琴说。

  除了线上合作平台的电商模式,全国各大一级批发市场,像深圳海吉星、长沙海吉星、广州江南市场、上海西郊国际、北京新发地等,都是兰州百合走量的渠道。陈得琴说,每天仅给生鲜电商平台发货的真空包装兰州百合就有6000多份,这还不包括发往各大批发市场和其他电商平台的货量。

  叮咚买菜在甘肃设立“戈壁菜”直采基地。受访者供图

  自从2023年叮咚买菜生鲜平台探索性推出“戈壁菜”系列以来,凭借“甜鲜”“季节差”“别具风味”等优势,第二年销售量就增长了10倍。于是,“戈壁菜”成为今年平台主打菜。

  时间与温度,是锁住风味的关键。在民勤沙葱基地,每天农妇们须赶在上午9时前完成采收。沙葱收割后立即送入预冷车间,降温至4℃后打包,通过空运与冷链接力,直送华东城市仓库。针对沙葱细胞壁薄如蝉翼的特性,平台定制了泡沫箱+冰袋的专属包装;兰州百合则采用真空袋+吸水纸。通过多次尝试摸索出的办法,让损耗率从行业平均的15%降至1.5%。

  直采模式压缩了传统链路。传统批发模式下,蔬菜在泡沫箱里“晃荡”5天才到货架,新鲜度大幅削减。如今依托订单农业,沙葱可实现“头晚下单,次晨收割,第三天到杭州火锅店”。从兰州机场空运专线、武威预冷站到张掖分级仓,一条高效冷链输送线已然打通。

  从“深闺”走向全国

  在长三角的上海、南京、杭州,和大湾区的广州、深圳、香港等地,来自甘肃的高原夏菜在蔬菜总量中的占比可达10%至20%,在杭州市场甚至曾占三分之一份额,有效保障了南方夏秋淡季的蔬菜供应。

  一个冷知识,甘肃是国家级“西菜东调”“北菜南运”五大基地之一,48%的蔬菜外销全国26个城市的近100个批发市场。

  其中兰州榆中更是西北地区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年外销蔬菜超130万吨,通过冷链物流可在48小时内直达广州、上海等城市。

  不过,戈壁菜要成为餐桌常客,需跨越地域与认知的壁垒。

  在不少平台的商品页面,兰州百合配图是雪山下农人弯腰采收的背影,文案写道:“九年生长,糖分积累如琥珀。”“九年一采”的故事,让兰州百合客单价翻倍仍受追捧。

  沙葱则打出“减脂”牌,详情页标注“多酚=3杯绿茶”,搭配沙葱油泼面食谱,吸引年轻群体。还有的则更侧重突出其“源头直采”和“极速达”的优势,强调新鲜度。

  刘根华教授认为,戈壁本身就带有神秘感和地域特色,讲好生长故事、挖掘健康价值,是提升品牌溢价的关键。

  兰州百合正在被初加工成“碗装百合”。受访者供图

  江南厨房也赋予了戈壁菜新生命。沙葱被做成油泼面,搭配浙江倒笃菜和笋干;兰州百合与银耳、枸杞炖汤,成为上班族的“熬夜救星”;榆中莲花菜被切成薄片生吃,脆甜如水果。

  在江苏南通工作的刘先生从小在新疆长大,得知有了“戈壁菜”,他专门在多个生鲜平台搜索,准备做一道地道凉拌菜“皮辣红”。

  当兰州百合在宁波炒锅泛起焦糖色,当沙葱于杭州火锅翻腾起辛香,两千公里外的戈壁滩“皮辣红”来到了江苏如皋的餐桌。晚饭后,南通的刘先生在微信上回复记者:“如同嚼到了大西北的月光。”

  今年6月,在“沪甘协作”框架下,电商平台与甘肃相关政府和农业部门签订协作协议,对戈壁菜进行直接采购。这并非个例,甘肃省正积极推动“甘味”品牌体系建设,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戈壁特色农产品的销售。甘肃省农业农村厅负责人对媒体表示:“政府带路,企业搭台,农户唱戏。我们支持所有合规平台和渠道销售优质的戈壁农产品,让它们正从‘深闺’走向全国大市场。”

  在张掖试验田,滴灌带在沙地蜿蜒,太阳能杀虫灯点缀田间——山丹胡萝卜、高台黑番茄等新一批戈壁特产正蓄势“待发”。据透露,相关企业与甘肃农科院合作,着手制定更严格的戈壁特色农产品种植标准。

  叮咚买菜相关负责人介绍“戈壁菜”相对严苛的保存条件。记者 石磊 摄

  “例如沙葱,可能要求土壤硒含量不低于一定标准,灌溉水须用深层地下水。”苗泽涛表示。未来每颗戈壁菜都可能拥有更详细的“身份信息”,扫码即可追溯其从戈壁滩到餐桌的旅程。

  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农户。陈得琴的百合合作社从200户扩展到500户,种植面积翻倍至3000亩。民勤县大坝镇八一村的沙葱基地从20亩扩展到200亩,带动周边3个村增收。

  刘根华认为,可以组建专业化的团队着重在对戈壁菜的健康营养进行研究解读,建立公共品牌推广机制,形成“采、收、送、品”一条龙服务体系,以上海、杭州、广州为目标开拓新市场。

  荒漠的馈赠,终成餐桌上的家常菜。今夏,戈壁菜的火爆仅是开始,一张“西北风味地图”正在江浙沪徐徐展开。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潮声责任编辑:徐茜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兰州百合、民勤沙葱、榆中莲花菜、高原莴笋、高原娃娃菜……这些生长在甘肃、新疆、宁夏等戈壁地区的蔬菜,凭借独特的风味和品质,正越来越多地被端上江浙沪家庭的餐桌,成为人们的“心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