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上午8点30分,为期两天的浙江精品水果展在杭州农发·城市厨房北门大厅盛大启幕。
逛展阿姨头盔都来不及摘 现场人气火爆 记者 施雯 摄
来自全省11个地市的果农齐聚于此,带来枝头鲜采的当季好果,让市民在尝鲜升级品种的同时,重拾那份久违的“小时候的味道”。
老味道“新面孔”
说起这抹老底子的果香,杭州百姓对浙江精品水果展并不陌生。
浙江省水果产业协会负责人介绍:“省精品水果展始于1998年,最初两年以展示为主,后应各方需求转为展销结合、以销为主,每年7-8月先后在浙江展览馆、和平会展中心等场馆连续举办,直至五年前暂停。”
全省果农杭州赶集 记者 施雯 摄
多年的持续举办,让它成为浙江百姓心中的口碑农展——想吃到果农现采现卖的树上熟好果,来这儿准没错。 今年的展会,更是一场融合味觉、视觉与文化的盛宴。
国风美少年 记者 施雯 摄
在“桃红梨白·国风宋韵”打卡点,身着汉服的卖货郎手持蜜梨或蟠桃,与你一同定格穿越千年的瞬间;各家摊位前都可以免费品尝试吃,翠玉蜜梨的爆汁清甜、晚湖景蜜桃的绵软香甜、锦绣黄桃的本真风味,还有各色新品葡萄的甘醇,轮番挑逗味蕾。
抽盲盒排队 记者 施雯 摄
主办方还精选挑选备下100份仙果盲盒,参与现场互动,就有0元仙果盲盒,9.9元、19.9元的超级福袋盲盒,超多福利等你来解锁。
国风宋韵 桃红梨白
家住附近的杭州市民沈先生,一早带儿子来城市厨房采购,顺道逛展选了几个清甜大梨和两串风味浓郁的葡萄。
展会现场,宋画风大果果打卡点 记者 施雯 摄
“小时候去乡下外公外婆家吃的水果,那味道真比现在超市里的浓郁。这里的水果都是果农直销,先尝后买,就是记忆里的味儿。”他说,以前常去和平会展中心逛这个展,“除了省农博会,这是我印象最深的农展了。”市民谢女士则和邻居结伴而来。平时爱穿旗袍去西湖边拍照的她,被妆造精美的宋代卖货郎吸引,兴奋地拿起相机自拍。
这个妆造阿姨看着好喜欢 记者 施雯 摄
听说打卡发帖能抽盲盒,她立刻参与,抽中9.9元仙果盲盒——里面装着两串葡萄、两个蜜梨、两个水蜜桃和一盒水果莲子。“9.9元能买到这么多精品水果,在生鲜超市连一盒果莲都买不到呢!”她难掩喜悦。
金华小哥的现采荷花10元 记者 施雯 摄
除了全省各地果园、基地带来的应季鲜果,主办方还邀请了省内外数十家客商现场洽谈。 听说这次的主题是国风展陈,一位上海客商特意带上直播团队,借着国风宋韵主题现场开麦,带果粉们“云逛展”。
恢复办展 发挥长尾效应
老朋友新面孔,多年来的坚持办展,也让浙江精品水果得到了杭城市民的热情回馈。而展会也不仅是水果的狂欢,更是浙江农业现代化的生动缩影。
现场水果先尝后买 记者 施雯 摄
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独特地理与气候,孕育了丰富果品;良种选育和栽培的悠久历史,更让软条白沙枇杷、东魁杨梅、玉露水蜜桃、临海蜜橘等成为堪比《长安的荔枝》中岭南荔枝的历史名果。 据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数据,全省437万亩果园、500万吨年产量、203亿元产值的背后,是精品果业战略的扎实实践。
记者 施雯 摄
“浙江水果的地理标志产品省级52个,国家级8个,上榜四批浙江省名优‘土特产’百品榜名单共74个。”浙江省水果协会负责人表示,“如今浙江水果已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这次展会恢复后,我们将发挥‘长尾效应’,结合不同季节的时令水果和优秀品种,策划‘浙产四季精品水果进社区、进楼宇、进街区’系列活动,持续为市民送上新鲜与美味。”
当城市喧嚣渐掩记忆中的果香,这场展会为我们推开了一扇时光之门。在这里,既能品尝自然熟成的鲜甜,更能见证浙江水果的品质革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