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浙企生产的浪浪山小妖怪系列毛绒玩偶销售火爆——

问童子的毛绒宇宙

字体:
—2025—
08/21
06:56:06
2025-08-21 06:56:06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祝梅

  问童子设计生产的浪浪山小妖怪系列毛绒玩偶。 企业供图

  浙江在线8月21日讯(记者 祝梅)2025年的盛夏,当四只小妖怪打算走出浪浪山、取回真经,杭州问童子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也登上了一座山。

  电影《浪浪山小妖怪》正式上映前两周,问童子推出浪浪山小妖怪系列毛绒玩偶,开售三天,销量就突破1万只。而今,电影累计票房突破10亿元、登顶国产二维动画电影票房冠军,问童子设计生产的毛绒玩偶已售出超3万只,产品预售期为45至60天。

  不久前,问童子设计生产的小猪妖玩偶亮相国新办发布会。这个意外惊喜,就连问童子创始人沈泽都没料到。

  对这家创立15年的企业来说,“取经之路”不过刚刚开始。

“无名之辈”

  浪浪山小妖怪系列,是问童子第一次跟电影IP合作。在此之前,已经有非常多的海内外IP找过问童子,寻求联名合作,但沈泽都没答应。

  “问童子一直基于中国文化做产品开发,并且我们一直在挖掘那些可能不被人关注的小人物。”在沈泽看来,很典型和具备象征性的文化符号从不缺乏关注,一些小的文化符号却容易被遗忘和忽略。

  2023年10月,问童子推出小妖怪系列。碧波潭中的奔波儿灞,狮驼岭上的小钻风,以及偷了袈裟、最终被菩萨降服的黑熊精……首批企划选中的三只小妖,灵感源自《西游记》,但更大的共同点在于,大家可能听过它们的名字、知道它们的故事,可它们从不曾是故事的主角。

  同样是在2023年,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播出,第一集《小妖怪的夏天》引发无数人的共情和共鸣。两年后,《浪浪山小妖怪》上映,影片中,四只小妖没来得及互通姓名就被打回原形,而这部电影的英文名就叫Nobody。

  Nobody——无名之辈,谁都不是,却也可以是每个人的故事。

  两年前,沈泽曾无数次刷看这一系列作品。去年底,上影元(上海)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找到问童子,询问他们是否愿意为2025年上映的电影做毛绒玩偶的IP开发。于是,浪浪山小妖怪系列,让更多人认识了这家低调的浙江企业。

  产品端,“浪浪山”出了挂偶、小偶、中偶三种规格,挂偶呈现的是踏上取经之路前四只小妖怪本真的样子,小偶、中偶首次增加了一套可换的取经装,中偶还做了可动设计。

  在没有事先看电影的前提下,团队的产品设计和成样都获得了授权方的高度认可。但差不多4个月的设计开发时间里,团队内部经历了无数轮自我修正。

  “动画片是2D的,毛绒玩偶形象更立体,不光是视觉结构,从触觉上,几只小妖怪的毛发应该是什么质感,服饰怎么设计,材料、厚度都得反复考量。”沈泽说。比如猩猩怪,团队研究了大猩猩、黑猩猩、红毛猩猩……对比了十几种毛料。还原电影情节,黄鼠狼精小偶、中偶的胡子,也实实在在取材于猩猩怪的“同款毛发”。

  衣服也很复杂。为了让衣服更硬挺,每件衣服都是双层的,成本是常规玩偶面料的3至5倍,虽然体积不大,但需要用成人服装工艺去实现。

不要只评价“不好看”

  近几年,毛绒玩具赛道格外火热。2024年,毛绒玩具成为玩具行业中最受欢迎的品类。在淘宝天猫平台上,其销售额和增速均居玩具品类之首。身处其中,问童子如何保持定力?

  “某一个东西大家为什么买、为什么不买,都要代入用户视角去换位思考。”沈泽说。

  2023年,团队开发针对龙年的毛绒玩偶。“头脑风暴”现场,大家搜罗了市面上各种材质的龙的产品,一张张过照片,讨论消费者会喜欢怎样的龙。“我的要求是,不要评价说这个龙不好看,而是要说你为什么觉得它不好看。”沈泽说。

  讨论过后,大家得出结论:绝大部分龙的产品都在尽力还原它的形象,可越是还原,龙的文化距离感和压迫感就越强,而原本细长的形态,如果做成毛绒也不会很受欢迎。

  最终,大头小身的“龙头老大”用反差萌和亲和力击中了网友的心。从2023年10月上市到龙年年关,“龙头老大”挂偶售出7万余件,位列淘宝天猫平台毛绒布艺品类畅销榜首位。

  “问童子的产品开发灵感是从中国文化中汲取的,但产品设计一定要跳出来。”沈泽说,比如奔波儿灞,团队彻底抛弃影视版本中的概念,单凭原著中的几句话抽离出鲶鱼精典型的外貌特征。“两条须、大嘴、分得很开的两只眼睛、灰背、白肚皮……然后再根据小妖的定位,设计它的裙甲。”沈泽说。

  有意思的是,奔波儿灞的“工作搭子”灞波儿奔不在首期项目开发企划中,团队用一条黑鱼的设计,把它挂在了奔波儿灞身上。小妖怪系列推出后,很快被网友们从“天选打工人”的角度衍生出新概念,后续,问童子又追加了灞波儿奔、虾兵、蟹将、龟丞相等产品开发。

  想,一定得往深了去想、换位去想,但设计一定要简单、直白、出彩,用当下受众人群能理解的方式去呈现。

  基于此,问童子一步步搭建起属于自己的毛绒宇宙:X轴是产品体系,Y轴是文化体系与情绪价值体系。一个产品,是形象本身打动人,还是能引发受众的情绪共鸣,都要在坐标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文化也不只限于传统文化。企业内部把文化挖掘细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寓言、神话故事,从故事中传递出精神理念;第二种是吉祥寓意类产品;第三种则是当代精神,比如奋斗系列,它的内涵是实现自我价值。

翻过山,找到路

  杭州钱塘区,一个多月前,问童子把总部搬到现在的新地址。工位上,一些暂未公开的新系列开发正在有序推进。

  数据显示,问童子的主要受众是18岁至35岁的消费群体,他们大多来自国内一线城市,女性受众占比略高于男性。

  未来是否考虑拓展更多城市、更广泛年龄层的受众?是否考虑向海外市场进军?这两个问题,沈泽给出了一样的答案:这还不是今年、明年要解决的问题。

  问童子是谁?沈泽把企业的赛道定位在毛绒布艺玩具品牌。2019年,品牌开启转型,用更好的产品设计、工艺质感去呈现中国文化,五年之后,问童子成为国内毛绒布艺玩具品牌中的佼佼者。

  这几年,问童子尝试了线下快闪店、主题展,粉丝来得挺多,但第一次听说这个品牌的人更多。在沈泽看来,这意味着市场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下一个五年,我们会开启商业化和市场化。”他说。

  两周前,问童子邀请将近30家同行到企业总部交流,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密度最高的城市是杭州、北京、成都和深圳。这样一场交流会,几乎汇集国内毛绒玩具品牌的“半壁江山”。

  “此前,毛绒玩具很少会有品牌端、企业端的聚会。以前说到毛绒玩具,大家更关心产业带工厂、贸易情况,但现在到了去研究产品力、品牌力的时候。”沈泽认为,每家品牌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企业总部的墙上,一张小猪妖打版图被细分成43片部件。这样精细的结构分割,再经过手工缝制和填充,才能成为消费者手中手感绝佳的小猪妖玩偶。一针一线,正如这15年的一步一履。

  回到“问童子是谁?”这个问题,沈泽希望答案是开放式的。

  这一刻起,问童子还是会葆有初心,不断探索、追问,翻过山、找到路。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浪浪山小妖怪;取经之路;童子;毛绒玩具责任编辑:马驰骋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