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东阳“90后”建筑小哥砌窑烤面包

字体:
—2025—
08/30
08:27:10
2025-08-30 08:27:10 来源:潮新闻 共享联盟·东阳 黄瑶 记者 傅颖杰

  “活儿越来越少,不如回家卖面包”。高中毕业就搞建筑的“90后”小哥楼航波,去年回到老家东阳,转行卖起了传统的窑烤面包。

  他承包了一片荷塘农场,自己砌窑、烧柴、烤面包。柴火袅袅,面包飘香,从钢筋水泥到面粉炭火,工程图纸变成了面包配方,小哥烤出了生活新味道。

  这座名为“玖叁玖伍”的乡村窑烤面包房,位于东阳市江北街道下卢社区的一处农庄里,它的主理人楼航波,从事建筑行业多年,此前却对面包毫无研究。

  楼航波的创业选择,始于建筑行业的转型阵痛。高中毕业便随家族投身建筑业的他,常年奔波在外。近年来,他察觉到行业变化:“活儿越来越少,不如回家做件喜欢的事。”

  契机藏在老丈人承包的农场里。这片带着旧屋、鱼塘和荷塘的闲置土地,本是老丈人安放钓鱼爱好的“小天地”,却让楼航波动了改造的心思。“房子破旧的都快塌了,荷塘环绕的景致却极好,闲置太可惜。”他与妻子花半年规划,并正式启动改造。

  最初想做烧烤餐饮的他,因朋友偶然推荐接触到窑烤面包。专程奔赴宁波拜访行业前辈时,那带着烟火气的味道让他笃定:“这就是我想要的。”从钢筋图纸到面粉配方,这个决定开启了他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

  面包房20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被清晰划分成操作间、就餐区和休闲区,最显眼的莫过于屋后的那座红砖窑炉——未经装饰的窑体古朴自然,这是主理人特意从外地请来专业师傅砌成的。

  “窑好才能烤出好面包。”他指着窑壁解释,高温炙烤让窑壁的砖体通体发白。他对柴火的选择同样严苛。院外堆成小山的樟木,因密度高、油脂少成为首选。“烟少,还自带天然木香。”

  “每天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生火烧窑,早上9点生火,持续烧两三个小时,窑温达到200℃至300℃后,才能开始烤面包。”试营业阶段,面包师忙着研发产品,楼航波自告奋勇当起了烧火工。

  这份讲究渗透在每个环节:高价采购优质面粉,清晨去菜市场挑新鲜土豆、牛肉做配料。为摸清顾客口味,推出半个月免费试吃,最多一天接待了200多人。家人朋友不解如此高投入,他却坚持:“知道客人喜欢什么,比省成本重要。”顾客提议的梅干菜面包,第二天就出现在柜台;如今每天至少上架8款产品,三分之一品种换新,已试销20多个品类。

  “玖叁玖伍”的店名藏着最朴素的温情——主理人生于1993年,他的妻子生于1995年。这家夫妻店从起步就定下目标:“让客人愿意留下来。”

  “现在大家的工作生活节奏都太快了。”主理人笑着说,他想打造的是能让人慢下来的空间。客人可以在这儿吃块带着烟火气的面包,喝杯手磨咖啡,或是单纯看看风景。为此,他在休闲区放置了舒服的座椅,特意设计的窗景框住室外的荷塘与小竹林,坐在店内抬眼便可看见。这份返璞归真的初心,藏在每个细节里。

  创业从不是坦途。装修时大门延迟到货,只能敞着门试吃;客人太多影响体验,立刻推行“排号预约制”;上班族反馈购买时间不便,就把出餐时间从下午1点提前到中午12点。每晚全员复盘调整,让面包坊渐渐步入正轨,家人的态度也从疑虑转为支持。

  如今,“玖叁玖伍”还处于试营业期间,每天卖出100多个面包,常供不应求。尽管窑炉日产能达三四百个,主理人仍把产量控制在100个左右。“先稳住品质和品类。”他不急不躁,“客人觉得好吃、舒服,就够了。”

  未来的规划里,面包房的烟火气将更浓郁:秋天增设烧烤区,用北方配方做特色烤串;设面包DIY区,让孩子体验揉面烧窑的乐趣;优化配送,让远处的人也能尝到窑烤面包。

  从建筑匠人到面包房主理人,变的是行业,不变的是踏实做事的初心。窑炉余温袅袅,正如他的创业路,在烟火气里慢慢生长。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创业责任编辑:黄泽杭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活儿越来越少,不如回家卖面包”。高中毕业就搞建筑的“90后”小哥楼航波,去年回到老家东阳,转行卖起了传统的窑烤面包。他承包了一片荷塘农场,自己砌窑、烧柴、烤面包。柴火袅袅,面包飘香,从钢筋水泥到面粉炭火,工程图纸变成了面包配方,小哥烤出了生活新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