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衢州打通林地流转收储交易全链条

打通转化路 山林亦生金

字体:
—2025—
09/08
07:33:45
2025-09-08 07:33:45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赵璐洁 通讯员 葛锦熙 方晓璐

  浙江在线9月8日讯(记者 赵璐洁 通讯员 葛锦熙 方晓璐)风吹过山岭,常山县青石镇和尚弄村2400余亩油茶苗舒展枝叶。日前,望着满山新绿,和尚弄村党支部书记蔡永军满脸喜悦:“这是我们与县两山合作社共同打造的高标准油茶林示范基地,这个项目能带动村集体增收50余万元、村民增收140余万元。”

  蔡永军口中的油茶林,原先是一片闲置山林。位于浙西山区的衢州,林地总面积近8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5%以上,群山叠翠间藏着巨大的生态财富,但长期以来,林地分散、综合效益不高,让不少林农选择外出务工,不少优质林地撂荒。

钱江源头山林“披绿生金”。 开化传媒集团供图

  为破解难题,衢州以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为契机,创新探索“一股份两平台”林权制改革,打通林地流转收储交易全链条。引导林农将林地经营权折价入股村级合作社,由两山合作社这样的国有公司作为林权流转收储平台对山林资源进行系统性开发,推动林业标准地建设,再依托农村产权交易和林业强村富民系统搭建林权市场交易平台,吸引社会资本“上山入林”。

  蔡永军又把目光投向远处的山头,“新一轮2000余亩油茶共富标准地项目已经启动,目前处于测绘流转林地阶段,预计今年年底前完成交付。”蔡永军咧嘴一笑,山林不再是“沉睡”的生态资产,而是致富的“绿色宝库”。

  集中整合的林地如何释放经济效益?其精髓在于“权变股、农变股、利生金”:林地经营权变股权,农民成股东,收入来源于租金、薪金、股金分红。

  得知开化县林业投资有限公司要收储闲置林地,开化县桐村镇门村村民黄顺民爽快签下14.23亩林地流转协议,黄顺民算了一笔账:“这样可以一次性拿到3.7万多元的林木收储金和1.4万多元的林地流转款,9年后开始领取分红,往后年年都有真金白银进口袋。”

  据统计,门村村累计收储闲置林地面积3580亩,为林农带来林权流转收入980万元,惠及256户林农、1195人。

  如今,这样的生态“立体致富图”在衢州的青山间处处上演。截至目前,全市流转林地267.87万亩,占可流转林地的76.37%。2024年,衢州市林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比上年增长超8%,山区1.8万名林农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加工资性收入达5000元。

  “直接的经济效益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通过林权制改革,找到一条合适的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路径,推动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衢州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衢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基层实践·衢州篇责任编辑:叶媛媛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