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旗袍医生”项如莲:从医一甲子,守护“童心”未泯

字体:
—2025—
09/14
10:30:58
2025-09-14 10:30:58 来源:温州都市报 记者 张晓

  今年82岁高龄的她,一袭精致的旗袍,外面套着齐整的白大褂,坚守着临床一线已经58年。凭借精湛医术,挽救了数十万患儿的生命,她推动儿科心血管内科从一片荒芜走向繁荣昌盛。她,就是温州医科大学原儿科系主任、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儿童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项如莲。近日,她荣获浙江省“仁心仁术奖——医师终身成就奖”,这一殊荣无疑是对她58年从医生涯完美的诠释。

  开拓创新,填补浙南儿科心血管空白

  项如莲是儿童心血管和内分泌专家。她是温医大附二院儿童心血管科的创科人,带领团队不断进取。1983年,浙南儿科心血管领域宛如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设备匮乏、技术空白、经验稀缺。面对重重困难,项如莲没有丝毫退缩,毅然决然地带领团队踏上开拓之路。1987年,儿童心血管科在她的带领下,率先开展了先天性心脏病导管造影和ECT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技术,填补了浙南儿科心血管空白。此后,她并未满足于此,又带领团队在“小儿复杂先心病介入封堵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创新“分步封堵法”,该方法还被写入行业指南。如今,她的团队医生不断勇攀高峰,完成浙江省首例宫内先心病介入治疗等多个国内领先技术项目,为无数患儿带来了重生的希望。

  “技术创新没有捷径,不过是肯花时间、敢担责任,始终将患儿的安危放在心尖。”项如莲如是说。

  注重传承,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

  项如莲不仅在技术上追求卓越,更注重“传承”。作为温州医学院(现为温州医科大学)第四任儿科系主任,她开创了理论、实践、科研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她参编5部专业著作,培养硕士生、本科生上千人。她主持省级继续教育《小儿心肌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十多年,亲自编写教材,做到每年更新,把自己临床诊治病例纳入其中,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理念,为全省的儿科事业作出了贡献。

  项如莲最引以为傲的是桃李满天下。许多学生后来成长为国内小儿心血管介入或新生儿诊治领域的领军人物。她常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老师最大的欣慰。”

  对于学习,项如莲始终秉持“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如今她仍每天坚持阅读医学杂志和专业书籍,紧跟时代步伐。这种精神不仅让她保持过硬的专业能力,也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荣星称,项教授作为其研究生导师,以勤勉敬业、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深深激励着他,是他职业生涯的重要引路人。生活中,项如莲待学生如亲子,关怀备至。每逢佳节便邀学生到家聚餐。工作上,她言传身教,要求学生勤恳严谨。即便退休,她仍坚守病房。术前,她几句贴心安慰,便能化解患儿家属的紧张,为手术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对年轻医生而言,项如莲是解决难题的“钥匙”。儿童心血管内科护士长张小鸥说:“项教授是科室‘定海神针’,有她在,无论是诊疗、科研还是医患沟通中的难题,我们更安心、更有底气去面对。”

  仁心仁术,把患儿当成自己的孩子

  项如莲从温州医学院毕业后,在丽水云和县基层医院工作多年。看到孩子们因感染疾病而痛苦不堪,她下定决心为儿童健康事业付出毕生心血。为此,即便退休后,她仍继续坚守临床一线。从医58年,项如莲治愈了无数患儿,始终保持着零事故、零差错的纪录。

  她有一项独特的“本领”——能从孩子的哭声中分辨病情。肠痉挛(盘肠气)的孩子哭声突然而尖锐,脑膜炎患儿则伴随呕吐、两眼凝视。凭借着敏锐的经验,她及时救治了无数危重患儿。

  多年前,项如莲参加政协下乡走进文成山区活动时,凭借职业敏感察觉到一名七八岁的孩子可能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她积极向医院申请援助,最终检查出孩子心脏室间隔缺损,并为其免费手术。多年后,这名孩子成长为牙科医生,将医者仁心的种子传递下去。

  旗袍雅韵,尽显岁月沉淀之美

  除了医生的身份,项如莲还是医院一道独特的风景线——365天身着旗袍优雅现身。花色繁多的旗袍,搭配色彩鲜艳的鞋子,让她精神焕发,亲切又优雅。

  年轻时喜欢跳舞,爱骑自行车,热爱美好事物的她对旗袍独有情钟。她家中一年四季的旗袍有200多件,这些都是喜爱服装工作的妹妹亲手制作的,从选布料到设计样式,妹妹都倾注了心血。“她知道我的尺寸,做什么我就穿什么。”项如莲笑言,妹妹也已经七旬了,还坚持为她缝制旗袍,让她很不好意思,但发觉网购旗袍都不如妹妹制作的合身。穿旗袍不仅是她对美的追求,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穿上旗袍,自己心情好,别人也觉得你有精神。”在医院的走廊里,她常常是孩子们眼中“会笑的奶奶”,更是大家眼中气质优雅的“旗袍奶奶”。

  豁达心态,让健康与热爱同行

  耄耋之年的项如莲仍旧坚持每周工作,三个半天坐门诊、两个半天查房带教,每天查看病区患儿病历,每天进行病房巡查,工作强度并不小,但她依旧精力充沛。当被问及养生秘诀时,她笑着说:“从不刻意养生,心态好就行了。”

  她作息规律,晚上十点睡,早上六点起,从不为失眠困扰。她饮食清淡,从不挑食,每天坚持走路,把上下班的路当作锻炼。她从不刻意养生,也不依赖补品,唯一的喜好就是每天吃一把瓜子。

  周末,她喜欢与老伴、弟妹、儿子儿媳自驾游,温州县市区的风景点几乎都走遍了。“山水能让人心情舒畅。”她说。

  前两年做过白内障手术,她并未感到焦虑,反而感叹“看世界更清亮了”。她不惧怕衰老与病痛:“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在临床上,守护孩子们的健康。”

  从青春到耄耋,项如莲用一袭旗袍、一个笑容、一颗仁心,推动着温州儿童心血管事业不断前行,谱写了一曲大爱无疆的生命赞歌。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旗袍;心血管科;患儿;儿科;育英儿童医院责任编辑:马驰骋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今年82岁高龄的她,一袭精致的旗袍,外面套着齐整的白大褂,坚守着临床一线已经58年。凭借精湛医术,挽救了数十万患儿的生命,她推动儿科心血管内科从一片荒芜走向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