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椒江区洪家街道挡港桥村的竹里馆共富工坊,25对亲子家庭用草编艺术表达心中愿景,共话邻里温情。这是洪家街道党建办携手港河社区、板桥社区,以党建联建形式开展的“HOME家·有约”非遗草编活动。
现场,草编技艺传承人陈真讲述了草编艺术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同时,他分享了绘画与草编之间的巧妙联系,生动阐释了一草一叶如何经由双手蜕变成艺术。他手执工具演示挑压、编织、收口等草编的基础技法,每个动作都细致入微。
随后,亲子家庭纷纷投入到创作中。小朋友们迫不及待地挑选自己喜欢的草编材料,家长们则在一旁耐心指导。指导老师和志愿者们不时走过大家身边,帮助解决编织过程中的各种难题。
家住港河社区的王女士带着儿子李亦航参加活动,她觉得这是一次难得的亲子交流互动机会,不管是制作花瓣还是固定枝丫,两人都配合默契。“一方面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又能增进我们母子间的感情,收获颇多。”
经过一番努力,一件件独具匠心的草编花作品美丽亮相。随后,工作人员将优秀作品集中展示,吸引了众多居民驻足欣赏,大家纷纷拍照留念,记录下这一美好时刻。
据了解,竹里馆是洪家街道青年入乡实践站点之一,吸引了陈真与他的一众青年伙伴入驻于此,站点一楼大厅内就摆放了各式各样的草编制品。是什么样的魅力,让他们扎根乡村、播撒快乐?陈真感言“既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扶持政策,也有昂扬的青春之志和奋斗之心。”
挡港桥村被誉为篾竹之乡,文化底蕴深厚,篾竹制品曾远近闻名。如今,在青年入乡实践站点的带动下,编织艺术有了与时俱进的创新表达,也以更加年轻态、潮流化的形式,不断丰富了附近村社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竹里馆已举办过多场草编主题活动,将复杂的技艺简化为一学就会的趣味课程,让亲子家庭、村社邻里都能用巧手编织梦想。接下来,洪家街道将继续以党建联建为纽带,让非遗之美浸润日常。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