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20日讯(记者 严粒粒)9月18日至21日,作为中意建交55周年重点文化项目,全球首部且唯一一部改编自但丁同名史诗的意大利音乐剧《神曲》登上杭州金沙湖大剧院舞台,四天演出五场。

这是一场既尊重原著精神、又敢于突破的尝试。
开场的“地狱篇”,电吉他与工业打击乐的嘶鸣、怒吼,渲染灵魂在黑暗中沉沦挣扎;“炼狱篇”转用爵士钢琴和木管乐,勾勒忏悔者的救赎之路;最后的“天堂篇”切换至纯净歌剧咏叹调,伴着管风琴和声,营造出神圣、和谐的光明之境。
科技为艺术的呈现增光添彩。3D全息投影技术与机械装置融合的舞台,打造出70余个动态场景,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光影变换中,观众跟随音乐剧穿越时空,思考着人性复杂、生命意义与自由可能……
这是一场意大利文化的盛宴。
诗意的文学、美声唱腔与歌剧传统、经历史考证的精美服饰……“意大利语是我们民族文化认同感的纽带,这种语言正是源自但丁。”意大利导演、维吉尔扮演者安德烈亚·奥尔提斯介绍,文艺复兴时期,为了让老百姓领会新的思想,但丁不使用拉丁语写作《神曲》,而选择了市井“俗语”佛罗伦萨方言。这一选择促进了意大利民族语言的统一,但丁也因此被称为“意大利语之父”。
作为意大利人,安德烈亚·奥尔提斯表示,但丁是意大利的骄傲,《神曲》是意大利献出的世界文学瑰宝,他感到自己被赋予了文化传播的责任,希望以现代流行的艺术形式对经典进行改编,让700多年前的但丁和《神曲》更好地走进当代,走近各国人民。
文学与艺术,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共通话语。
自2007年首演以来,《神曲》已在全球吸引超过200万观众。今年4月首次中国巡演以来,《神曲》已经走过全国15个城市,呈现了近60场演出,收获了中国人民的热烈反响。
演员们惊喜地发现,中国巡演期间,台下经常坐满,观众都是有备而来,读过《神曲》,“让我们感受到了尊重”。和意大利大不一样的是,中国观众以年轻人居多,“这非常了不起”。
巡演也让演出团成员更亲近中国,他们惊叹于杭州的高科技和自然景观。“西湖太美了。看惯水泥森林般的大城市之后,我终于在真正的树木之间行走。”但丁扮演者安东内洛·安焦里洛难忘湖边的日落和雨景。此外,演出团成员还在大运河边观看了中国首部江南古运河文化实景演出《如梦上塘》,他们沉醉于古老中国的千年风华,认识了苏轼、陆游、大运河……
古往今来,正是这样的你来我往,让人与人、文化与文化、文明与文明的相互理解得以增进。
700多年前,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游历中国,将东方文明带到西方,推动了中意两国的相识相知。今天,音乐剧《神曲》将意大利文化带到中国,成为新时代中意文化交流的使者。
与《神曲》结尾的“天堂篇”相呼应,“人间天堂”杭州站是《神曲》中国巡演的收官之站。“我们相信,这不仅是一场精彩的演出,也是中意两个文明古国经久不衰的友谊的插曲。”安德烈亚·奥尔提斯希望,将来能带着更新版本的《神曲》再来中国,“也许,我们很快就会再见……”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