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西湖区外桐坞村的年糕工坊。图片由受访人提供
刚过去的国庆中秋8天长假,杭州迎来客流高峰。全市各景区景点共计接待游客2264.16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0.5%,旅游消费活力持续释放。
繁荣图景背后,一股坚实而温暖的社会工作力量正全情投入、高效运转。他们是坚守一线的村社干部、网格员,是穿梭在城市“毛细血管”的骑手、快递员……不同的角色、共同的坚守,他们用辛劳与担当,托起了整座城市的从容运转,也点亮着这座城市的万家灯火。
这个长假,旅行社、星级旅游饭店和A级旅游景区,杭州三项行业服务质量指引,也迎来首场“测试”。这背后同样跃动着杭州社会工作的专业力量。系列指引由杭州市旅游协会等行业协会牵头商讨,历经半年酝酿而成,将为杭州文旅市场的有序发展、品质升级保驾护航。
将服务嵌入风景
杭州村社力量守护乡村慢生活
或静坐窗边,看云卷云舒、稻田成金;或漫步田垄,与艺术不期而遇;或在村落间开启一场沉浸式寻宝……刚过去的假期,人们暂别城市的钢铁森林,奔向大自然的广阔天地间“去去班味”,也汲取着自然的治愈力。
杭州市西湖区外桐坞村,在这个假期见证了乡村旅游运营的升级探索:一项以往在过年期间才上演的打年糕习俗,首次在国庆中秋假期亮相。游客李女士坐在年糕工坊里,一边免费品尝糯叽叽的手工年糕,一边配上清香的西湖龙井,望着窗外绵延的茶园与乡野,深吸口气:“年糕香,茶更香!”
村两委成员假期在年糕工坊轮值,既维持秩序,也当起民俗“讲解员”。“年糕寓意‘年年高’,和国庆节国泰民安的集体祈愿也是一脉相承。”村干部李强介绍,这次将传统民俗“搬”到国庆中秋假期试水,效果出乎意料的好,每天约有七八百名游客陆续进村观看体验。接下来,外桐坞村将把西湖龙井、龙坞越剧社表演、乡村艺术工坊等不同场景串联起来,挖掘乡村的复合价值。
不仅是乡村运营的策划者,更是岁月静好的守护者。这个假期,日均2800人次的客流涌入桐庐县梅蓉村,这无疑是关于治理和服务的“压力测试”。“游客来了,我们就要当好东道主,更要守好大后方。”梅蓉村党委书记翁燕娟说,每天18名村干部、网格员和志愿者在岗,从交通疏导、环境维护、安全巡查到游客咨询,成为假期中一抹踏实而温暖的底色。
坚守,不仅在于日常的秩序维护,也体现在突发状况时的主动作为。“我的车子被剐蹭了,该怎么处理?”前两天,一位游客因车辆所停区域处于监控盲区,处理一时陷入困境。村干部虞腾飞向游客诚恳道歉后,主动提供解决方案:给予游客下次来村旅游的优惠服务,用诚意化解游客的心头之急。
国庆中秋假期,桐庐县梅蓉村迎来游客高峰,18名村干部、网格员等在岗做好服务保障。图片由受访人提供
用温暖致谢奔跑者
小哥驿站温暖服务不停歇
国庆中秋假期,当城市放缓了节奏,“骑士”的奔忙却未停歇。车头灯划破渐浓的夜色,他们穿梭于楼宇之间,将一份份热气腾腾的餐食,送达千家万户。
当多数人沉浸在团圆氛围中,滨江区长河街道江汉社区(龙湖滨江天街)小哥驿站里,同样上演着一幕幕温馨场景。中秋节当天,外卖小哥周夏博路过驿站时,手中被塞入一盒月饼。“忙得都忘了那天是中秋节,晚上下班后一边赏月一边吃,特甜!”
这份由滨江区妇联、蔡大甜非遗甜点和江汉社区共同准备的心意,让60多名外卖小哥在奔波途中停下脚步,品尝着这份被城市记挂的温暖。
作为滨江区首个进驻商业综合体且规模最大的小哥驿站,假期照常营业不打烊,为近350名骑手提供不间断服务。“驿站建在我们送餐的必经路线上,里面有直饮水机、冰柜、充电设备等设施,非常齐全。”周夏博说,驿站联动隔壁的24小时便利店,弥补夜间服务空白,“哪怕凌晨一两点送完餐,也能在这里喝口水。”
小哥驿站的功能,正从便民服务向城市精细化管理延伸。湖滨正在打造“骑手友好型商圈”,国庆中秋假期前夕,一场别开生面的“小哥学堂·交警会客厅”安全课程,在湖滨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的“尚小驿”展开。针对长假期间湖滨商圈人流量大、路口复杂等特点,湖滨交警中队专门带来了一场“量身定制”的交通安全知识宣讲。
“听完后,我对周边的路况有了新认识,后来经过人流拥堵路段更是特别小心。”外卖小哥周师傅表示,“驿站提供这样的服务,很实用,也很暖心。”
在余杭区五常街道,小哥驿站的服务正从基础生活关怀向职业技能提升延伸。国庆中秋假期,驿站组织开展了理发技能培训。一位骑手表示:“多学一门手艺,就多一条出路。这样的免费培训非常实用,为我们未来的发展增添了更多可能。”
国庆中秋假期,杭州多个小哥驿站服务不停歇,陆续推出健康义诊、手作灯笼等系列活动,让新就业群体在节日中感受到更多温暖与归属感。
余杭区五常街道邱桥社区八方城小哥驿站里,小哥们正在参加中秋灯笼制作活动。图片由受访人提供
将标尺融入市场
杭州三项指引护航假日文旅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游侠客旅行社的业务量同比增长20%。虽然处在“爆单模式”,质监部经理吴晓兰却很从容。这源自假期第一天,杭州市旅游协会连续发布的三项指引。它们如同三把“标尺”,为假期文旅市场的平稳运行保驾护航。
“这三项指引,分别针对旅行社、星级旅游饭店和A级旅游景区制定。简单来说,就是为常见服务纠纷‘怎么赔、赔多少’等容易扯皮的问题,提供一份清晰明了、有章可循的‘操作手册’。”杭州市文旅局文化市场执法监督指导中心副主任安波介绍,指引将重点破解因缺乏量化标准导致的“同案不同调”问题。
此前,国家层面和杭州市级层面都出台过旅行社服务质量的指引文件,发挥过一定作用。“近年来,文旅市场日新月异,也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在杭州市文旅局的指导下,联合杭州市旅行社行业协会、杭州市饭店行业协会共同研究商量,进行了大量调研并征求意见建议,不仅对原有的旅行社指引更加深化,而且还出台了星级旅游饭店、A级旅游景区的两项指引。”杭州市旅游协会秘书长张安胜说,下一步将推动三项指引的宣传解读,配合做好落地实施各项工作,不断提升游客满意度。
“这份指引定得非常细致,把我们平时最容易遇到的几类问题,比如司机迟到、景点游览时间‘缩水’等这些问题,都考虑进去了。”吴晓兰举例说,游侠客在假期较常遇到的游客退费问题,现在就有了明确标准,“这既保障了游客不被随意扣费,也避免企业承担不应有的损失,让纠纷处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浙大城市学院文化和旅游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胡斌认为:“指引的价值不仅在于纠纷发生后的‘有据可赔’,更在于事前的‘有标可依’,将倒逼旅游企业从‘被动应对投诉’转向‘主动对照规范服务’,从源头减少服务瑕疵。”
“三项指引的发布,是行业协会向现代化‘行业治理者’角色转型的实践。”杭州市委社会工作部行业协会商会发展处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强化全市行业协会商会综合治理,以行业“善治”助力杭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