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5日讯(记者 王晶)金叶子鞋垫的老板娘盛亚芳,看着义乌全球数贸中心30平方米的铺位,满眼都是惊喜——铺位像商场专柜一样规整,还能摆上3D打印机,客户想定制,当场就能看建模效果。这位1997年就扎根义乌的“老商贸人”,还提前租下了隔壁的配套写字楼区域,“以后海外市场部从兰溪工厂迁过来,从市场上楼只要三分钟。楼下看样、楼上签约,再也不用跨区跑了。”
昨天上午,作为“世界超市”迭代的标志性项目——义乌全球数贸中心正式开业。商户们搬着AR眼镜、无人机样机往展位赶,箱子上的“明星产品”标签亮得晃眼;来自全球各地的客商握住老伙伴的手,用不太流利的中文笑着说:“这次合作更方便了”;走着走着,还会偶遇通体银色的导引机器人……
全球数贸中心,既是义乌第六代市场的起点,更折射出浙江开放型经济“务实迭代、精准赋能”的深层逻辑。三代义乌“商贸人”在这里闯出了“上下楼即上下游”新生态——楼下看样、楼上签单,配件商隔壁找、研发团队楼上见……义乌的“高质量发展”,在这里从概念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日常。
破内卷、抓风口
义乌老板的“老铺焕新记”
开业当天,与盛亚芳合作20多年的一位乌兹别克斯坦客商,特意从国外赶来为她捧场。这位老客户感慨:“20年了,从最早带现金来订货、等货一个月,到现在当场用数字平台收汇、几天就能发货,这在以前根本不敢想。”
新市场的店铺内,盛亚芳展示自家的鞋垫。记者 王晶 摄
浙江珂莉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冯鲜花守着展台前的可降解洗涤产品,摩挲着那份欧盟环保认证报告——这张报告,是她熬了5年才拿到的。当初,她带着团队扎进实验室,终于让产品通过欧盟认证,还敲开了山姆、开市客、沃尔玛的大门。
未来,冯鲜花想打造一个能让高端客群沉浸式感受品牌理念的“生活场景馆”。“以前在老市场,客户只能看包装、听介绍,现在让他们亲手用、亲眼见,真正感受到我们产品的品质。”话语里,藏着一个义乌商户跳出“低价内卷”的决心,更藏着中国实体商户向着高端化、品牌化前行的信心。
冯鲜花举起她的花瓣洗手片。记者 王晶 摄
赛尔科技董事长张筠,则是新市场里的“跨界代表”。今年以来,张筠敏锐嗅到低空经济的巨大潜能,在他的展位上,无人机悬停展示,屏幕循环播放农业植保、物流配送场景,AR眼镜供客户体验……
张筠从灯具行业跨界,而新市场的配套生态为他提供了“加速度”:“身边的配件商让供应链响应更快;随时对接研发团队,就能紧跟技术迭代升级;加上培训机构帮客户解决飞手问题,我们的产品竞争力自然更强。”
“上下楼即上下游”
新市场迎来“抢租潮”
全球数贸中心由市场、商务写字楼、商业街区、公寓、数贸港等五大板块构成,围绕新贸易、新市场、新地标三条主线,一体推进“人、货、场、链”四大核心要素数字化升级。由各路数字巨头与义乌小商品城合力打造的数贸港,还将为全球数贸中心装上“最强数字大脑”,让数据成为驱动商贸发展的核心引擎。
“全球数贸中心的设立,是推进贸易供应链全环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义乌从‘世界超市’向‘全球数字贸易创新策源地’跃迁的重要项目。”全球数贸中心副总经理朱幸平表示,在国际贸易领域,数字化能赋能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乃至催动供应链实现整体升维跃迁,让义乌在全球商贸竞争中抢占先机。
空间与数字的双重赋能为商户搭建了发展“骨架”,“创二代”的新思维、新玩法则为市场注入了鲜活的“血液”。
26岁的JMJR珠宝总监楼依洋接手父母珠宝生意后,彻底重构了店铺运营逻辑:按不同地区风格陈列商品,还设置了智能穿戴区。“以前请外模一个小时就要3000元,还难显细节,现在客户传张照片,3秒生成佩戴效果。”
潮玩区“小飞鱼玩具”主理人吴飞洋,则把展位改造成“沉浸式体验空间”,用体验感唤醒客户的消费欲望。对他而言,第六代市场既是新渠道,也是一次品牌升级的机会,“希望‘义乌玩具’不再只是世界工厂的代名词,而是世界品牌的新起点。”
数据显示,市场板块1800余家首批商户中,像楼依洋、吴飞洋这样的“创二代”达52%,他们中的四成引入Chinagoods数字化工具,五成实现“体验展示 + 线上引流”的双模式。
“我们这一代人接手家业,不只是为了延续,而是要用新工具让它重新发光。”吴飞洋的话,道出了许多创二代的心声。
“水面之下”的功夫
藏着“义乌经验”的转型密码
这座目前仅开放核心板块的市场,已展现出“小切口、深赋能”的独特价值,创二代们的故事更证明了“传统产业+新思维”的无限可能。
“义乌市场的本质从未因工具迭代而改变。”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胡宏伟告诉记者,义乌之所以能成为常青树,靠的是“土壤性”的东西——做世界的连接者、尊重人的创造力、遵循市场经济准则,再加上政府的精准引领,这些是别人学不走的根本。“100多万个市场主体的活力、数十年积累的商脉、对市场经济规律的敬畏,是义乌真正的底气。”
在他看来,当下多地市场升级陷入“重工具轻本质”误区,紧盯AI、数字化表象,却忽视了商户“赚钱、省成本、提效率”的核心需求。而义乌的智慧在于先让商户在核心交易板块见实效、获收益,再逐步完善配套。
“只有下蹲才能起跳。”胡宏伟说,义乌经验从来不是复制一个“最大市场”,而是复制“尊重市场主体、遵循市场规律、政府有为而不越位”的逻辑。义乌“水面之下”的功夫——如何让千百万中小企业有活力,如何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才是转型的核心。
这座刚开业不久的市场,是义乌第六代市场“起跳”的惊艳亮相。三代商户传承与创新的实践,为新时代的“义乌经验”注入了更鲜活的内涵——它证明,无论商贸形态如何迭代,只要守住“尊重市场、服务商户”的本质,做好“下蹲”的积累,实体市场就能在时代浪潮中始终焕发活力,成为推动中国商贸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力量。这份“守本质、谋创新”的智慧,也将持续为浙江乃至全国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可借鉴、可落地的“义乌答案”。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