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胸怀全局 人民至上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擘画发展蓝图的故事

字体:
—2025—
10/21
06:23:02
2025-10-21 06:23:02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施力维


杭州高新区(滨江)物联网小镇。 通讯员 徐青青 摄

  浙江在线10月21日讯(记者 施力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将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

  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重视发展战略和规划编制工作,习近平同志长期坚持,一以贯之。

  20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亲自指导部署了省委“十一五”规划建议制定和省“十一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

  地方战略,融汇国家宏图,我们重新回望这段历史,领悟其中的战略思维、科学理念、宝贵经验,对谋划“十五五”具有启示作用。

  一

  2025年4月30日,上海。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

  “要在全国大局中精准定位,加强规划衔接”,习近平总书记对各地区谋篇布局的叮嘱,也是他从多年的地方工作实践中得出的深刻启示。

  2005年2月8日,农历猴年除夕。辞旧迎新的日子,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省委“十一五”规划建议起草工作动员会。

  “十一五”规划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后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

  “体现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和指导性。”习近平同志在会上提醒大家。

  时任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刘亭回忆:“当时,‘八八战略’已推进近两年,习书记展现了极强的统揽全局能力。”

  “八八战略”,对省域发展作出全面规划和顶层设计。组织和起草好“十一五”规划建议,是深化“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

  当时,从浙江发展来看,已经到了新高度。2004年,浙江生产总值已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164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4352元,按当时汇率计算已达2942美元。

  “不能盲目乐观甚至头脑发热。”习近平同志始终把全局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敏锐指出:人均GDP3000至5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

  一方面,浙江能够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融入更为有利的国际国内分工体系;另一方面,国际国内竞争压力将进一步增大,外部经济波动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会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城乡协调和区域协调等“十一五”时期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大经济与社会问题,布置给了各个厅局。

  时任浙江省委政研室副主任沈建明回忆:“与会干部都是带着问题回家过年的。”省委政研室、省政府研究室和省发改委共同拟定了39个重点调研课题,内容几乎涵盖“十一五”时期浙江将面对的各类重大问题。

  放眼全局谋一域,一张立足全省、衔接全局的宏伟蓝图,在之江大地上酝酿。

  二

  春节之后,围绕“十一五”规划建议的起草,省委、省政府组织各部门在全省各地开展深入调研。

  此前,浙江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主要来自于600多个块状产业,但产业层次较低、资源要素紧缺、环境污染加剧等共性问题也很突出。

  习近平同志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一重大问题,十分关心,他指出:“未来5至15年,我们将在资源约束加大的情况下推进现代化建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唯一的出路。”

  当时,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等问题,均纳入到了浙江的规划编制研究之中。

  “力争做到把握新趋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时任省发改委高技术处处长周华富,对习近平同志当时的提醒印象深刻。

  当时,软件、通信等产业正在兴起,成为引领全球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新兴力量,是浙江产业转型的一个方向。

  习近平同志对此非常重视。2005年3月30日和4月4日,他专门抽出整整两天时间,在杭州对软件、通信产业进行专题调研,强调“加快发展信息产业是我省抓住并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要举措”。

  在浙江“十一五”规划建议编制过程中,高技术产业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被列为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内容,后来还编制了专项规划。

  第三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新材料、新能源和先进环保技术,20年前浙江就写进规划,并制定产业支持政策。

  得益于规划的前瞻性引导,阿里巴巴、新华三、浙江中控等众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数字经济企业,都是抓住“十一五”机遇期发展壮大的。

  “可以说,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有机结合,推进了浙江数字经济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周华富说。

  从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到循环经济、文化大省建设,从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建设到发达地区实现更快更好发展,浙江“十一五”规划建议中写入的这些内容,都极具战略眼光和前瞻思考。

  三

  “凡是为民造福的事就一定要千方百计办好”,浙江“十一五”规划建议编制过程中对民生领域着墨颇多。

  欠发达地区如何发展,一直是习近平同志的牵挂。2005年8月,他到景宁畲族自治县调研,站在山头,一边听汇报,一边关切询问。

  习近平同志表示,省委、省政府将继续加大帮扶支持,通过下山脱贫、“五大百亿”工程、“欠发达地区奔小康工程”等,助推景宁快速发展。

  2005年11月6日,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其中,推进山海协作、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和百亿帮扶致富工程就写入了《建议》中。为了更多汇集民声民意,那一年,浙江还开通电话、传真、信件以及电子邮件等渠道,充分收集建议。

  2006年1月,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决定批准《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生态省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文化大省建设步伐加快;“法治浙江”建设成效明显……浙江就此步入了五年的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

  一张好的蓝图,只要是科学的、切合实际的、符合人民愿望的,大家就要一茬一茬接着干,干出来的都是实绩,广大干部群众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从20年前谋划“十一五”规划,到站在“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新起点,浙江始终坚持“八八战略”这一总纲领总方略,一张蓝图绘到底,续写一个又一个五年规划,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平安稳定。

  2024年,浙江地区生产总值已跃上9万亿大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2000美元跃升至1.9万美元,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83,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居于高位。

  当前,新的宏伟蓝图正在铺开。浙江牢记嘱托,忠实践行“八八战略”,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五五”规划的重要指示精神,谋深谋透浙江“十五五”发展战略导向重点任务,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接续奋斗。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发展责任编辑:蒋旭辉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