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50.28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7.26%……2025年前三季度,西兴街道交出抢眼成绩单。亮眼数字的背后,一个以暖企小站为企业发展赋能的优良服务生态,正成为驱动这片热土蓬勃向上的核心密码。
走进西兴街道的各大产业园区,暖企小站的标识格外亲切。这并非简单的服务点,而是街道将服务阵地前移,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的“前沿哨所”。每个小站标配“一长二员”——园长和服务专员,他们化身“店小二”,随时响应企业需求。
今年7月,万轮科技园暖企小站的助企专员刘志英,接待了火急火燎赶来的杭州矢量磁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原来,这家以外贸为主的企业,受国际经贸环境变化及原材料出口政策调整双重冲击,年营收额断崖式下跌,突围无门。刘志英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街道迅速反应,由兴盛产业社区党委书记丁含锋牵头,组建专项小组上门“会诊”。
了解详细信息后,西兴街道立即向区里反映企业困境,同时发动网格力量在辖区内“扫描”潜在合作方。“我们绑在一起想办法!”丁含锋说。很快,有稀土磁铁需求的贝丰科技进入视野。在暖企小站的牵线下,双方进行了会谈。从初次对接到初步框架协议的达成,在街道搭建的桥梁上,一家外贸企业艰难转型的“独木桥”,变成了区内产业链协同的“阳关道”。杭州矢量磁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感慨:“社区为我们搭建了深度对接的桥梁,让我们看到了更大的市场可能性,也增强了我们扎根于西兴发展的信心。”
而这是西兴街道“暖企服务”生态的缩影。街道领导班子带头开展联企助企专项服务,建好用好2个产业社区,推进6个暖企小站实体化运作,选聘69位楼宇园区服务专员,实时掌握楼宇园区企业动态;秉持“随叫随到、不叫不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的理念,开展政策解读、专家指导等“兴新汇”专项活动百余场,覆盖企业超3000家,为313名人才提供健康关怀,持续厚植新质生产力的成长沃土,打造有温度的工作生活圈。
如今,西兴街道已汇聚26家上市公司、72家专精特新企业、46家瞪羚企业,形成了梯度健全、活力迸发的“热带雨林”式企业生态。从“腾笼换鸟”升级传统工业园,到培育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赛道,西兴街道正以无处不在的“暖”服务,绘就产业新蓝图。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