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初,由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指导,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杭州日报联合主办的“我在博物馆里画出土文物”2025年杭州青少年考古绘画大赛启动,邀请杭州中小学生一同走进博物馆、考古展、考古工地、文物修复中心,用画笔对话文物、用创意讲述杭州故事。
日前,作为赛事系列活动的开篇,“名师带你看文物”主题活动拉开帷幕,来自全市中小学的50余名学生走进临安吴越文化博物馆,在观展、听讲座、搞创作中沉浸式触摸吴越王朝的历史脉络,开启别开生面的文化研学之旅。
探馆:秘色瓷里的吴越风华
坐落于临安功臣山下的吴越文化博物馆,是全国首座吴越国国史专题博物馆,展陈面积6500平方米,成为学生们探寻历史的“活课堂”。
“这件秘色瓷褐彩云纹熏炉,是晚唐秘色彩绘瓷的巅峰之作,出自吴越国王钱镠之母水丘氏墓,也是‘镇馆之宝’之一!”跟随讲解员,学生们驻足“吴越千秋——五代十国时期的东南乐土”展厅,350件(套)珍贵文物逐一映入眼帘,其中150件一级文物更是让人目不暇接。细颈盘口瓶线条流畅、花口碗纹饰精巧、瓜棱双系盖罐造型别致……上百件秘色瓷珍品令人惊叹,“秘色瓷是古代制瓷工艺的高峰,优质瓷土与釉料经层层筛选提纯,再装入特制瓷质匣钵烧制,才能成就这莹润如玉的青色。”讲解员的介绍让学生对古人的匠心啧啧称奇。
博物馆二楼的独立展厅内,3件“镇馆之宝”(秘色瓷褐彩云纹熏炉、油灯、盖罂)尽显王室器物的庄重典雅。一旁展台里,憨态可掬的水晶狮子圈粉无数,这只拳头大小的水晶狮,通体透明,蹲坐姿态乖巧,耳朵贴脑,目光炯炯。
创作:考古故事里的杭州记忆
“考古不是挖‘宝藏’,而是解码古人的生活!”活动现场,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夏勇老师结合《发现杭州——2024年度杭州考古成果展》,为学生们讲述了清水湾遗址的考古故事。位于今余杭区中泰街道的清水湾遗址,地处良渚古城遗址西南边陲,周边环绕南湖遗址、跳头遗址等重要遗存。“这里不仅出土了良渚文化的玉礼器,还有丰富的历史时期文物,说明古人早就发现了这片‘宜居之地’,世代在此生活。”孩子们不时发出“原来这么有趣”的惊叹,对“考古”的认知也从“神秘”变得“亲切”。
随后,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的王展、李瑷安老师带来了考古绘画创作课。“这些文物里哪件令你印象最深?”李瑷安先抛出一个问题,随后以吴越国王钱镠的形象为例,现场为孩子们演示如何将历史人物“动漫化”——圆润的轮廓、卡通的表情,同时完整保留了传统服饰的纹样细节。“既能展现吴越文化的特色,又让传统文化融入日常。”李瑷安说,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们学会用线条记录文明、用创意讲述杭州故事。
“孩子们不仅看了珍贵的文物,还学会了用画笔表达历史,更懂得了要保护文化遗产。”一位家长感慨道。
据悉,大赛后续将组织学生走进考古工地、文物修复中心,通过系列活动,帮助青少年提升观察力、培养多元思维,让更多孩子通过“行走的文化课堂”,感受杭州历史的厚重,增强文化自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