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廿七载,杭州夫妇在中美间架起一座桥

字体:
—2025—
10/29
08:29:21
2025-10-29 08:29:21 来源:潮新闻 监制 谢晔 策划 张彧 记者 张梦月 见习记者 雷昱儿 视频/摄影 马丁 褚陈静 设计 严东

  10月27日,第七届中美友城大会开幕式现场,灯火通明,宾朋满座。

  嘉宾席一隅,77岁的范祝华端坐着。她身着整洁正装,银发梳理得一丝不苟,静静聆听着台上关于友谊与合作的发言。没有聚光灯追随,没有登台发言,在这场大咖云集的国际盛会上,她看似只是一位普通的参会者。

  然而,当台上讲述起民间交流的力量时,范祝华露出了微笑。她从手边的帆布袋里取出一本书。封面上,是一张夫妇俩与亨利·基辛格博士的温馨合影,一旁署有11个小字:杭州中美友谊民间纪念馆。

  这一刻,范祝华柔和的目光仿佛回到了那间小小的纪念馆,回到了和丈夫潘杰27年来,搭建那座横跨太平洋的“心桥”的漫长岁月……

  “心桥”的第一块基石,萌发于上世纪90年代。

  彼时,潘杰刚从浙江展览馆退休,在编写《中国展览史》一书时,他发掘出大量尘封的中美友好交往史料。

  “我们想中美民间需要有一座桥梁,能够互相沟通,让大家能够真实了解彼此,这对推动中美友好是有帮助的。”

  这对步入暮年的夫妇一拍即合——1998年,两人结婚登记后做的第一件大事,不是筹划蜜月,而是申请筹备“杭州中美友谊民间纪念馆”。

  办馆,在哪里办?

  最初的馆址,设在位于翠苑新村的家中,“客厅展馆”虽小,但引来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一拨又一拨人来,邻居有意见了,后来只能暂停。”范祝华说。

  此后,他们开始了漫长的寻觅之路。因租不起长期场地,夫妇俩辗转多处办展,直到2016年,在相关政府部门支持下,纪念馆终于在中山北路419号安稳扎根。“算起来,前后搬了七次。”范祝华语气平静,但这背后的艰辛,不言而喻。

  纪念馆的灵魂,在于史料。在遍寻国内相关资料后,夫妇俩又将目光投向大洋彼岸。“我们去了美国八次。”范祝华说。他们想出了最朴素的“土办法”——上图书馆查。

  “我们不懂英文,问路只能跟人家比划。”潘杰用手势模仿着当时的窘迫。即便如此,建馆的念想一天都没有落下。

  他们兵分两路,一边,潘杰和儿子每周都去美国当地图书馆,扫描所需的文章和照片;另一边,夫妇俩在《世界日报》《侨报》等华文报纸上登出“寻宝启事”,呼吁华侨捐赠承载中美友谊的物件和历史资料。

  回应,从四面八方涌来。“许多美国老华侨寄来珍贵资料,为展览提供了很大方便。”潘杰回忆。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些年,纪念馆共举办了15个专题展览,3次赴美国展出,有79件珍贵物料已被中国国家版本馆郑重收藏,包括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3位美国总统的亲笔签名回信等。

  其中最珍贵的,当属来自“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亨利·基辛格博士的8封亲笔信。不仅是书信往来,这对夫妇还两度与基辛格博士见面。

  2003年,基辛格博士80岁寿辰,潘杰和范祝华在纪念馆为他举办了特别的展览,不仅如此,还一路跋涉,将22件贺礼从杭州送到了纽约。“本来约定只见15分钟。”范祝华回忆道,“但博士一件件看得非常仔细,我们介绍礼物的来历,他听得很感兴趣。最后,这场会面持续了45分钟。”

  跨越大洋的会面,见证了一位著名外交家对中国人民友好情谊的具象表达。2008年,纪念馆为基辛格博士树立了半身铜像。当了解到铜像揭幕,基辛格博士寄来了情真意切的信笺:“令我深深感到荣幸的是,杭州中美友谊民间纪念馆选择我85岁生日这一天为我的铜像揭幕,我确实感到,我们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是十分重要和有意义的……”

  沉静的讲述中,范祝华提笔,在纪念馆的留言簿上写下了两句来自基辛格博士的话语:一句是“我永远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一句是“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那么的怀旧”。在夫妇俩的理解中,这里的“怀旧”代表着感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在中美友城大会现场,潘杰夫妇的故事引发了在座嘉宾的关注。“我很高兴有这样的一个组织,铭记中美友好的故事,这个纪念馆是如此特别,感谢他们的付出。”波士顿儿童博物馆前副馆长莱斯莉·斯沃茨说。

  如今范祝华已年过七旬,潘杰更届九旬高龄,有近40位志愿者加入进来,携手守护这份珍贵的中美民间交流友谊。馆长助理杨永根说,大家感怀于创始人夫妇的情怀,也希望用自己的行动,让中美友谊之花开得更鲜艳。

  一座馆,两个人,无数颗心。他们不是外交官,却用27年诠释了何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每当观众们参观完纪念馆,即将步出展厅之际,抬头就会看到一段基辛格博士的寄言:“我谨向杭州人民致以亲切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深切希望杭州中美友谊民间纪念馆能永远成为增进美中两国友好和相互了解的桥梁。”

  这座无形的,却重逾千钧的民间友谊之桥,仍在延续。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友谊责任编辑:庞舒青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每当观众们参观完纪念馆,即将步出展厅之际,抬头就会看到一段基辛格博士的寄言:“我谨向杭州人民致以亲切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深切希望杭州中美友谊民间纪念馆能永远成为增进美中两国友好和相互了解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