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31日讯(记者 来逸晨 通讯员 朱齐超)10月30日,由浙江省林业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浙江省第二十二届林业科技周活动在东阳正式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了解到,近年,浙江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脚步不断加快,推动全省林产业提质增效,为林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近5年,532.2万亩“科技林”共新增343.2亿元的产值,直接带动22.6万户林农增收。
今年,浙江林业科技周围绕“平台—团队—项目—成果—人才”的林业科技链,以“实施‘双强’行动, 助力‘两山’转化”为主题,全面展示浙江最新林业科技发展成效。记者看到,“十四五”期间,浙江累计审定并推广了178个林业新品种,突破了毛竹林快速高效固碳增汇、香榧坚果采后品质提升等关键技术,破译了香榧、山苍子等基因组,构建了浙江省优势经济林、主要造林树(竹)种、珍贵树种等高效栽培和资源高效加工利用技术体系,累计45项科技成果入选国家林草局100项重点推广林业科技成果。
活动中,第二十五届林业“科技兴林奖”举办颁奖仪式,第八批浙江省级林业乡土专家名单同步揭幕,来自杭州花卉苗木领域的陈徐平、嘉兴的水果生产领域的李丰等70位一线能人入围。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浙江遴选聘任省级林业乡土专家550名,其中61名获聘国家林草乡土专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浙江打造的林业科技特派员“特战队”,共派遣861名省级科技特派员、59个团队特派员、3家法人特派员往返于浙江50余个山区县,累计带动山区林农增收近10亿元。现场,本年度新一期林业科技大篷车正式发车,首席林技推广专家团队提供线上线下服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