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用“情”让城市更美好 宁波也有一群 “卷尺哥”

字体:
—2025—
11/07
08:55:26
2025-11-07 08:55:26 来源:甬派客户端 记者 杨绪忠 石景 钟海雄 实习生王哲

  近日,深圳一位“卷尺哥”走红网络。他日复一日携卷尺穿行于城市街巷,化身细致的“城市体检员”,专注排查关乎市民日常安全与体验的“城市隐疾”,被网友称为“多管局局长”。

  这些微小问题经他推动,相关部门迅速整改,展现高效的响应速度。

  无独有偶,宁波也有这样一群“卷尺哥”。他们有些是宁波市文明创建市民巡访员,有些是与城市问题“较真”的草根网友,用键盘与镜头,通过宁波民生e点通群众留言板与相关部门“双向奔赴”,以良性“政民互动”,为甬城文明城市创建添砖加瓦。

  甬派、宁波民生e点通日前开通专栏,聚焦宁波这群“卷尺哥”,展现他们的“管闲账”精神,更希望以此带动更多人参与城市治理,共同营造“人人都是城市主人翁”的良好氛围。

网友“梓荫山1960”在巡访中。(杨绪忠/摄)

  八旬“啄木鸟”:捉“虫”1100余条

  “招宝山街道大西门路这处挡车石被撞断了,盼修复。”10月24日14时,80岁网友“梓荫山1960”从小区出发,经过近一小时巡查,快速整理发现的问题,于当日16时在宁波民生e点通网络问政平台发出了这条帖文。

  走街串巷找问题、以“随手拍”的方式发帖问政促整改——这是他退休后的日常,也是他作为宁波市文明创建市民巡访员的工作常态。

  2016年6月,宁波日报、中国宁波网、甬派客户端发出召集令,诚邀热心市民组建宁波文明创建市民巡访团,开展“文明巡访”志愿服务活动。

  当年11月11日,宁波市文明创建市民巡访团正式宣告成立。巡访团成员走街串巷,发现问题,促进整改,被称为城市的“啄木鸟”。

  自2018年4月加入巡访队伍以来,网友“梓荫山1960”已在民生e点通发帖1100余条,内容涵盖市政建设、环境卫生等民生领域。

  “在这里,我找到了退休后的乐趣,也能为宁波文明城市建设出一分力。”他笑着呼吁,“希望更多退休老同志加入巡访员队伍,服务社会、帮助他人、收获快乐!”

  在他看来,巡访员就是“城市啄木鸟”,要精准发现“病灶”,推动城市“健康”发展。为了让反映的问题更有说服力,他总结出一套“取证诀窍”:多角度拍摄,尽可能全面呈现事实,最好能拍到该问题带来的影响,更易引发关注。

  自加入巡访员队伍后,他便做到“出门即巡访”,除2022年11月因身体抱恙暂停了一个月,每月发布5条以上捉“虫”帖文的记录便未中断过。

  “地铁聪园路站C、D出入口处地砖多处破损!”

  “西塘河公园存在卫生死角!”

  “这枚‘烂钉’,谁去拔?何时拔?”

  他的目光,不止停留在住所地所在的镇海区。2019年9月,他发现北仑进港路(新碶街道银杏社区至宁波保税区段)存在“脏、乱、差、堵、烂、违”问题,马路上垃圾遍布、秩序混乱。为了完整取证,他沿着这条双向四车道的道路反复巡查,累计走了3万多步。最终,他的帖子不仅引起民生e点通“小e”的关注并介入报道,推动了相关部门对该路段进行彻底整改。

  类似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及海曙、镇海、北仑、慈溪、象山等地,经他反映的问题,整改率超过99%。

  “没整改的,我就一直跟踪发帖。”谈及未来,这位八旬高龄的“啄木鸟”干劲十足,“只要还走得动,我就继续守着这座城,除了做‘啄木鸟’,也做‘报喜鸟’,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美好。”

小顾向记者讲述“找茬”经历。(石景/摄)

  小顾:乐当交通安全“纠察员”

  “一辆白色新能源轿车自南向北沿江东北路行驶,在荷池路口未礼让行人,甚至加速通过。”10月27日8点34分,网友“Miraclekoo”在上班路上发现这一交通问题后,将拍摄的视频经过整理剪辑,通过宁波民生e点通群众留言板发给了交警部门。

  在网络问政平台上,网友“Miraclekoo”是一名举报车辆交通违法行为的达人。在现实中,他在鄞州区一社区工作,为人随和,自称小顾。

  小顾说,他开车外出都会随时“侦查”交通问题,如发现车辆有不礼让行人、闯红灯、压线变道等行为,就会拍下来并发到平台上反映给交管部门,至今已有两年多了。

  “我开车时会认真观察路况,预判周围车辆的行车路线,因此也发现一些车主喜欢乱变道、加塞,这种驾驶习惯很不好。”小顾认为,安全驾驶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其他车辆、行人的安全负责。

  “这对当事方是一种监督,同时也是面向大众的交通安全宣传。”小顾说,相较其他平台,在宁波民生e点通群众留言板上传视频更便捷,部门答复也比较及时。现在该平台已成为他反映问题的“主阵地”,平均每月发帖10余条,发帖总数近140条。

  “交警同志有一次跟我说,手机拍的照片或视频因有些要素不全,不能作为直接证据,最好用行车记录仪拍下对方车牌号和整个违法过程。”小顾告诉记者,之前因受车辆设备限制,行车记录仪拍摄角度有限,回家后还要将视频导入电脑,查找相关片段进行剪辑,再到平台发帖,整个过程费时费力,发帖频率不高。现在换了新车,行车记录仪可同时拍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且可自动按1分钟时长切分摄制的录像,大大方便了查找涉事车辆。且后期仅需1分多钟就能做好相关视频,效率大为提高,发帖频率也明显提高了。

  其实在宁波民生e点通群众留言板上,像小顾这样的业余交通安全“纠察员”,还有好几个。

  “网友‘Rong62’也喜欢反映车辆交通违法问题,发帖量很大;网友‘徐晓韬’对各项交通规则非常内行,一看就是专业人士。”小顾说,这些志同道合的网友,也成了他坚持发帖的动力。

  “已联系涉事车辆驾驶员到中队接受调查处理。”“民警已对涉事车辆当事人进行批评宣教。”每每收到交警部门这样的答复,小顾就觉得自己的举动挺有成就感。

  “路上车子越来越多,我们开车更要讲规矩。”小顾说,相信有他们这些业余“纠察员”的持续付出,宁波的交通环境会越来越好。

“慈溪静姨”拍摄发现的问题。(钟海雄/摄)

  “慈溪静姨”:我们把城市看作自己的家

  在慈溪有一位60多岁的“较真姨”,她以十多年的坚守,守护城市这个她心目中的“大家”。

  自2013年起,网友“慈溪静姨”便握着手机,追着问题跑,“较真”城市的大小事。近年来,她开始通过民生e点通微博平台,将身边发现的“急难愁盼”化为一条条关注和建议。

  “城市的角落藏着生活细节。出现小问题若不解决,日子就不舒坦。”这是“慈溪静姨”常挂在嘴边的话。在她的手机里,存着无数张记录城市问题的照片,每一张背后都藏着一次“追着问题跑”的坚持。

  不久前有朋友向她吐槽,慈溪档案馆路附近人行道上有项目施工方遗留的大件物料,晨练的老人得绕着走,晚上路灯昏暗,还容易绊倒行人,这一状况已存在近一年。

  “慈溪静姨”闻讯后,当即赶到现场核实并拍下问题画面,在微博上详细描述后@了宁波民生e点通微博。民生e点通受理后,没过几天,物料被全部清走,道路恢复畅通。

  前几年,有朋友向她反映慈溪新城河附近水域出现大量死鱼,水体散发异味。她立刻行动起来,在此后的十来天里,她每天清晨到河边查看死鱼数量,并向打捞工作人员询问情况,傍晚回家整理当天的观察记录,再反馈给相关部门。

  “一开始也不知道能不能解决,但多反映一次,就多一分希望。”在她的持续追踪下,相关部门排查出问题并开展针对性治理,新城河一带水域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气。

  即便在接受记者采访的间隙,“慈溪静姨”的目光也没离开过身边的环境。看到不远处人行道地砖略有松动,她下意识掏出手机拍照;聊到公园里杂乱裸露的电线,她说:“这个我已经记下来了,等下就整理提交。”这种“随时发现、即时反映”的状态,让记者真切感受到她对城市的热忱。

  十年“挑刺”路,“慈溪静姨”并非一帆风顺。刚开始时,她因反映问题遭人讽刺,家人、朋友也多次劝她不要惹事,“一个人的力量虽微薄”,但她认定,只要是正确的事,坚持做总会有人被影响。慢慢地,身边的朋友也跟着她关心起各种城市不文明现象。

  “慈溪静姨”说,推动社会进步,总要有人做一些事;城市变文明,总要有人走在前面关注、发声。如今再谈过往的那些质疑,她语气平静:“看到那些问题被重视、被处理、被解决,这就够了。”

  这些年,“慈溪静姨”的关注领域愈发多元。她说:“我们把城市看作自己的家,自然会想着去改善。只要有更多人愿意站出来,把看到的问题说出来,城市就会越来越好。”

  她希望有更多年轻人加入,“用他们的眼光发现新问题,用我们的经验搭起沟通的桥,大家一起把宁波建设成更宜居的家。”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城市;体检员责任编辑:徐茜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近日,深圳一位“卷尺哥”走红网络。他日复一日携卷尺穿行于城市街巷,化身细致的“城市体检员”,专注排查关乎市民日常安全与体验的“城市隐疾”,被网友称为“多管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