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11日讯(记者 苗丽娜 金汉青)刚刚过去的周末,绍兴市上虞区丁宅乡山林深处,赛车引擎的呼啸声此起彼伏。一座由闲置混凝土厂改造而成的赛车公园,吸引众多运动爱好者在此追逐风与速度。通过引入全新业态,丁宅村联合下宅村、双桥村,将废弃厂房变为活力四射的卡丁车赛道,每年为三个村带来约40万元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闲置资源真正“活”了起来。
这样的生动图景,正是绍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鲜活注脚——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努力以新业态、新模式激发乡村内生动力。
近年来,绍兴敏锐捕捉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吸引青年返乡、打造共富片区,将乡村的自然之美、人文之韵,延伸为集休闲、体验与消费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绍兴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吕田表示,乡村新型消费形态正在崛起,游客不再只是购买农产品,更是为一段记忆、一份宁静、一种情怀“买单”。
在上虞春晖白马湖片区,“朱自清夜读空间”依托深厚文脉,让游客沉浸于“湖在山的趾边,山在湖的唇边”的意境之中,重温文学经典,静享心灵安宁。不远处的“子恺漫画疗愈工坊”,以艺术为媒,让参与者在漫画创作、手作体验中放松身心、疗愈自我。
从“卖产品”到“卖体验”,乡村业态悄然转型。绍兴乡村依托本土资源,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柯桥国庆村将废弃35年的老水厂改造为“水厂1989”复合空间,咖啡香中融入时装秀;新昌“下岩贝·金山上”片区的露营音乐会,让游客伴着山风与星空,感受自然疗愈。
数字技术也为乡村体验注入新活力。诸暨山下湖珍珠工坊,游客可直播开蚌取珠,体验“云端”带货;嵊州小昆村以“星宿小昆”为名翻红,AR技术赋能星空观测、古村寻宝,传统村落焕发科技魅力。
创新实践正汇聚为系统变革。不久前,《绍兴市全域建设“和美越乡”共富片区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根据方案,绍兴将在产业上衔接“3+7+X”产业体系,推动“一村一品”向“一片一业”升级,打造共富基地、工坊等多元场景;资源上整合“山水林田湖房”及文化资源,升级闲置农房激活模式,为“十五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