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不怕冷的机器人为啥也要穿“毛衣”?

字体:
—2025—
11/20
09:38:21
2025-11-20 09:38:21 来源:杭州日报 记者 吕烨珏

  这两天气温骤降,人们纷纷裹上厚外套,在杭州,连机器人都悄悄换上了“毛衣”。

  浙江大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浙江硅基方舟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硅基方舟”)最新发布的全智能机器人,近日正式亮相滨江区大丰科创中心。它身披毛茸茸的黄色“毛衣”,头顶一对红色牛角,身后摇晃着一条俏皮的牛尾巴,造型憨萌,引人注目。

  为什么要给机器人“穿衣服”?项目负责人道出了背后的巧思:“灵感来自集团吉祥物‘小牛’。给它穿毛衣、戴牛角,不仅是外观改造,更是希望它从一台冰冷的机器,变成一个有温度、能被大家记住的伙伴。”

  走近细看,这件“毛衣”并不只是装饰。该负责人解释,织物外层能有效防尘、防刮,保护内部精密元件,同时巧妙避开了散热部位,“可别小看这层布料,它能大大降低人们对机器的疏离感,让人机互动更自然。”

  这位“小牛同事”的本事也不小。它能主动迎宾交流,理解语言与动作,具备自主导航与灵活避障能力,甚至能完成起身、跳舞等高难度动作。当它随着音乐节奏跳起一段俏皮的舞蹈时,周围观众都忍不住举起手机记录。

  “目前它主要在科创中心负责接待和表演,未来在景区导览、商场互动,甚至情感陪伴等场景中都能大显身手。”该负责人补充道,根据不同的场景还可以为机器人定制不同的“皮肤”,帮助它更好地融入环境。

  更有趣的是,硅基方舟还以这款机器人为原型,正在创作一部机器人IP微短剧。目前,第一集《回到2025》已在各大视频平台上线,时长1分37秒,充满科幻与幽默色彩。剧中,两个机器人意外来到地球,一个天生乐观,另一个则理性冷静,一起在寻找自我身份的过程中展开了一段充满趣味的旅程。

  “我们已经拍了五集,但还没给它们起名字。”该负责人笑着说,“我们想听听大家的想法,邀请观众一起来参与创作。”

  有行业观察者指出,机器人“穿衣”现象背后,反映出人工智能正从“工具属性”走向“社会属性”,“技术不应是冰冷的,它应该带着温度走进生活。我们不再满足于一个只会执行指令的机器,而是期待一个能交流、有温度,甚至能穿毛衣的‘智能伙伴’。”

  或许,这就是科技发展的新方向——当机器人学会了“穿衣”,当智能拥有了温度,未来的人机交互,正朝着更温暖、更富人情味的方向迈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机器人;毛衣责任编辑:吴珂珺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这两天气温骤降,人们纷纷裹上厚外套,在杭州,连机器人都悄悄换上了“毛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