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5月26日讯 漫步南浔荻港村,青石道板与虬枝峥嵘的古树交相辉映,小桥流水与粉墙黛瓦的民居遥相呼应,田园之美尽收眼底。沿着304省道驶进莫干山,毛竹与树木郁郁葱葱,后坞村就掩映在这一片“碧波”中。一路过去,三五成群的骑行爱好者在蜿蜒山道上穿梭,两旁是精致怀旧的农家小楼,令人悠然惬意……
眼下,一个个如诗如画的美丽乡村遍布湖州,让人流连忘返。
自2008年安吉县创造性地提出美丽乡村建设,到去年 6月 1日,以安吉县政府为第一起草单位的《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实施。中国美丽乡村在我市发源、生根,并结出丰硕成果。
据市新农办统计,截至目前,我市已有537个村建成市级美丽乡村,占城镇规划区外行政村总数73%,所有县区建成省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区。同时,一场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的行动,也正在全市范围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乡村里的“美丽计划”
目莲坞村距离安吉县城10多公里,来到这儿的人都惊讶于这个村庄的宁静之美。不过最吸引游客的,还是村里民居墙上充满现代感的3D画。
横山坞村党支部书记陆勇告诉记者,目莲坞属于横山坞村的一个自然村。“横山坞村一直在打造‘文旅小镇’,要集文化与旅游于一体。 5个自然村都在朝这个方向努力。”陆勇介绍说,目莲坞村距离县城不远,但整个村庄从格局到自然环境,都让人有种远离闹市喧嚣的感觉,希望来这里的城里人有种住在现代艺术村庄的感觉。去年,村里和温州人潘海组成“目莲坞村@Art”团队,将25幅3D画搬上墙面,给正在进行的美丽乡村建设来了一场头脑风暴。
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不仅仅是村庄的环境美,更注重基础设施和文化内涵。
在德清五四村,一项被形容成“一根管子接到底”的污水处理工程,改变了当地村民的生活。村民老施指着家门口的井盖对记者说,这井盖下面铺着污水管网,一头接进他家的卫生间和厨房,一头通往不远处的污水处理终端。这根埋在地下的管子,仿佛是看不见的清洁工,让五四村告别了污水直排的历史。
前年,吴兴区织里义皋被列入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义皋村的保护性建设同时启动。织里镇副镇长沈波表示,打造义皋古村落,除了解读历史文化村落这个概念,更重要的是传承历史和文化。在整个保护性建设工程中,由溇港塘路古市核心区、义皋港溇港文化主轴、太湖圩田农耕带、文化民宿等组成的“一心三轴三带六片”,每样都离不开“历史文化”这4个字。经过一年多的规划、设计、建设,如今,从空中俯瞰义皋,义皋溇穿村而过,古色古香的老房子点缀其间,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味道。义皋,这颗蒙尘的明珠再次散发光辉。
美丽乡村的升级密码
市新农办新农村建设指导处处长朱旭初介绍说,前年和去年,省委省政府对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作出部署。今年初,市委发文对我市“十三五”期间和2016年度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作了总体部署,提出推动我市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全域美、持久美、内在美、发展美、制度美”,打造统筹城乡升级版、美丽乡村升级版、休闲农业升级版、农村改革升级版。
“打造过程中,全域成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标本兼治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彰显特色打造美丽乡村精品,富民强村转化美丽乡村成果和改革创新增强美丽乡村建设活力等,都是美丽乡村的升级密码。”朱旭初说。
在新318国道中国花木城至长吕公路路口沿线两侧全长25公里范围内,正发生着“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蝶变……农园新景实验示范带依318国道建设,东起318国道长吕线路口,西至泗安花木城,全长25公里,涉及吕山、虹星桥、林城、泗安4个乡镇15个行政村。沿着318国道两侧1公里范围内,建成12个农业园区、创建7个美丽乡村,成为长兴县绿色农业景观带、农业园区展示带、和休闲农业体验带。
村民张水根通过土地流转,承包100多亩土地,除了种植大棚芦笋,还将10多亩土地平整、分割、建好配套设施,为城里人打造现实版“开心农场”。每到周末,很多游客都会来这儿种菜、采摘、吃吃农家饭,不亦乐乎。
长兴农景新园实验示范带是我市重点规划建设的22条美丽乡村示范带之一。记者从市新农办了解到,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是全域成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截至目前,22条规划示范带,已基本建成19条。其中安吉黄浦江源示范带、长兴太湖风情示范带、德清环莫干山异国风情休闲观光线等,已成为独具特色魅力的美丽乡村风景线。
如果说外在的美丽是乡村的肌理、幸福是乡村的内在归宿,那么美丽经济的衍生则是联系乡村内外的脉动,也是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的核心内容之一。
“游客到了我们村,在乡间就能感受我们独有的‘尚书文化’。”安吉县尚书土干村党支部书记李锡良说。这几年,尚书土干村不断丰富乡村旅游内涵,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创意农业等,都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特别是根据“尚书文化”打造的尚书文化节,更为村里的乡村旅游打响名气。去年尚书土干村仅门票收入就超过 180万元,今年预计增加20-30%。
来自市新农办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市把产业发展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探索推行村庄经营,发展乡村民宿、文化创意、养生养老、运动休闲、观光体验、农村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今年一季度,全市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共接待游客 1394.22万人,同比增19.42%;直接经营收入17.78亿元,同比增27.89%。新增农业电子商务企业49家,完成销售收入3.52亿元,同比增22.5%。
乡村复兴留住更多乡愁
“湖州的美丽乡村建设起步早、涉及面广,公共服务配套完善,环境整治标准高。但客观分析,还存在问题和短板。”朱旭初表示,覆盖面不平衡、建设质量不平衡和重建轻管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此外,发展美丽经济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在他看来,美丽乡村建设,要因地制宜,进行乡村经营。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要注重产村融合发展,发掘、利用好村域特色资源,强化村庄和产业统一规划,提升产业和村庄关联度,让村庄成为新兴业态发展的重要区域,或成为休闲农业等产业配套服务的重要据点,让村庄与产业发展互促共进。
美丽乡村升级,要从“美景”到“美人”,美丽乡村建设最终的目的是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朱旭初建议,可以打造一批有特色的乡村品牌,以土地、资产入股等形式发展美丽经济或配套产业,让更多百姓一起参与到美丽乡村经营中,共享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如何更好地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在湖州文学院副院长沈文泉看来,关键问题在于人才,不能把这么繁重的任务留给留守妇女老人和儿童,应该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鲜血液,引进新生力量。
“人才缺失是农村发展的一大瓶颈。对农村来说,人才缺口不仅大,而且类型要求也多。农村产业升级需要人才,现代化社会管理需要人才,农村步入互联网时代需要人才,农村教育需要人才,农村医疗也呼唤人才。”沈文泉说,“我们可以探索出一条美丽乡村建设自己的路子。比如,今年起湖州有了立法权,可以制定地方性政策法规,鼓励有能力有条件有意愿的城市精英到农村置业、创业,成为乡村经营的新生力量,留住更多乡愁。”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