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1日讯 来到世间才4个月零20天,还没有好好看一看这个世界,还没有开口喊一声“爸爸妈妈”就因病去世。虽然离开了爱他的家人,却把遗体和眼角膜留了下来。他叫张如东,小名毛毛,是我市年龄最小的遗体捐献者。“毕竟到这个世界来了一次,总要留下些什么,做出点贡献。 ”11月20日上午,孩子停止了呼吸,遗体和眼角膜被送往杭州的医院。11月24日,孩子的爸爸张先生在长兴县红十字会办理了相关捐献手续。
昨天中午,记者联系到张先生。张先生是义乌人,在湖州工作。他告诉记者,对于孩子的离去,自己其实早就有所准备。妻子怀孕期间感冒发烧,医生很早就告诉他们孩子有先天性的唇腭裂。“医生说可以先放弃这个孩子。我们想着总要努力一下,就把孩子生下来了。 ”张爸爸说,孩子出生后发现唇腭裂比想象中更严重,一直波及到咽喉和气管,刚出生就被送到了杭州的医院,随后又转院到上海治疗。“医生让我们做好最坏打算,但我们觉得只要有一丝希望,就不能放弃。 ”张爸爸说,孩子经过治疗没有一点好转。夫妻俩就把孩子带回了家。由于病情严重,毛毛没有办法正常进食,只能一点点喂养,夫妻俩便辞了工作,小心翼翼照顾着。
然而即使尽了最大的努力,毛毛的病情依旧持续恶化,到后来几乎吃不了任何东西了。看着孩子一天天虚弱下去,张爸爸在悲痛的同时,逐渐萌生了捐献孩子眼角膜和遗体的想法。“我是个退伍军人,在部队的时候我就签过志愿书。作为父母,我们已经尽力了,虽然无法挽留他的生命,但也希望能用这种方式得以延续。 ”在张爸爸的劝说下,妻子也含泪同意了。
11月20日上午,毛毛离开了人世,家人陷入了哀伤。来自杭州邵逸夫医院的专家小心翼翼地把毛毛送上手术台进行手术。如今毛毛的一对眼角膜已经帮助两个人重见光明,他捐献的遗体也将用于医学研究。“孩子虽然小,身体也不好,但眼睛特别亮。希望带着孩子眼睛的人,能代替他好好地继续看这个世界。 ”张爸爸说,如果有一天,借由毛毛遗体,专家们能够研究出针对这种疾病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相信毛毛自己也会很高兴。
记者从市红十字会了解到,我市自2012年起开展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计实现人体器官捐献27例,角膜捐献33对,遗体捐献18例。生命离去,却将希望留存。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