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祝梅 县委报道组 陈毛应) “高耐竹材料可能已经不新,但任意长度的高耐竹不仅是新材料,还会为安吉竹产业的转型升级打开新空间。”在12月2日举办的第三届竹建筑·竹生活·竹产业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竹产业协会副会长、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齐生揭开了“任意长”竹重组材的神秘面纱。
在浙江永裕竹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厂房里,国内首个大规格竹重组材连续热压成型机正在进行紧张调试。据了解,自动铺装的竹材料经过喷蒸预热、高温热压、保温保压和冷却等环节,高耐竹材的厚度可以接近20厘米,宽度最大可达50厘米,长度更打破原有工艺2.4米的极限,能够实现“需要多长制造多长”的重大变革。目前,该项目已进入试投产前最后的调试阶段,将于本月下旬开始试产。
“这款高耐竹材板只会有一条切缝,整体层面上都不会再有接缝,抗压性、稳定性大大提升。”张齐生院士介绍,作为国家工艺林业的重大专项,项目从计划到目前的设备调试已历时近四年,按照现在的试验结果,这种新型材料的强度可达到100兆帕,也就是说,这款竹材每平方厘米的单位面积可以承受一吨的压力。
竹材的技术性创新,也使其在建筑领域替代木材成为可能。张齐生院士介绍,打破了长度瓶颈,高耐竹材密度高、抗压力强、有韧性的特征将进一步打破材料的应用限制,尤其是在房梁、柱子等结构上,竹材等稳定性将更出色,同等压力下的耗材量也会缩减。在本次高峰论坛上,安吉县竹产业与天津大学、深圳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8所国内著名院校的建筑院系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竹产品设计提升和技术创新、人才实践探索等方面进行紧密合作,共同致力于竹经济的转型发展。
“竹材的运用在多个领域都有广阔前景。相较数十年、上百年成林的木材,竹材成林只需三到五年,对竹材的广泛应用是资源优势的转换,更低碳环保,也符合绿色生态发展的理念。产业的转型升级不应千军万马去过独木桥,要 ‘八仙过海’。”张齐生院士表示,通过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加码,一根竹子的“吃法”还有无限的创新空间。
在不久前举行的G20杭州峰会上,安吉竹作为基础材料呈现在世界舞台上。
因竹而美的安吉也因竹而富,2015年,安吉全县竹产业达到190亿元,以全国8%的竹林量创造了28%的竹产值。今年1月至10月,“竹乡”财政收入超50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1606万人次,旅游收入199.3亿元,分别增长了24.9%和32.3%。(浙江日报)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