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彩排剧情:辉仔与向自己爱慕的小李呈上戒指。记者 陈中秋 摄
浙江在线11月19日讯昨天下午1点30分,杭州市慧灵托管中心活动室,一群演员正在排练。
这是一个特殊群体。60多名演员中,绝大部分是心智障碍人士,最小的16岁,最大的35岁,来自全国各地。
指导老师霞姐站在最前面,社工和演员一对一搭档,上台怎么走,如何走,往哪个方向走,都由社工在前面领着,演员们跟在后头。
开场时,穿一身粉红衣裤的女主角缓缓走到台前,抿紧嘴唇,一脸忧伤。突然音乐声响起,一群人从舞台四方小跑到台前,站成两排,高举双手,又缓缓放下,女主角双脚一弯,慢慢坐到地上,然后双手捂脸……
"这是开场前暖场的戏份,让大家全部上台,主要是先熟悉舞台的感觉。”霞姐边在一边指挥,边向我解释。
剧中每个动作,每个表情,站在哪里,姿势如何,霞姐都要亲自示范,参演的社工也要对演员作讲解,有时还要拿些零食哄演员表演,"他们都只是个孩子,开心不开心都挂在脸上,开心了,就会听你话。”霞姐说。
道具很多。水桶、黑纱、烛光……很多孩子拿着水桶,一不小心要滑倒,有时黑纱扔得太高,他们会接不住。
尽管已经练了上百次,还是"状况”频出。
例如有些孩子,演着演着突然停了下来,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或独自走到了幕后。
例如剧中有一场戏,需要演员表现严肃,但有些演员突然抿嘴笑起来,还四处走动……
表演中最难的,是场景和表情模仿。
受限于舞台空间,剧中很多情景需要无实物模仿。例如表现拖地,手里并没有拖把,这时需要演员有"想象力”。
让演员懂得表达,霞姐说,唯一方法就是不断重复同一个动作或表情。"比如为了表示惊吓,我先演给他们看惊吓的表情。有时候一天下来,一个表情就要做上千次,为的就是让他们记住。有时我们排练完,会故意再做一些夸张的动作,加深他们的印象。”
今年5月,霞姐带着演员们在广州演过一场音乐剧,剧中出了意外——有一个场景,演员们各行其是,动作没同步!幕后所有人都捏了把汗,现场观众却给了更多的掌声。
音乐剧名为《生命是一份礼物》,由真实故事改编,剧中的主角都是自己演自己。
阿苏和女友萱萱是大学同学,毕业后萱萱考研,阿苏来到她的城市,做了一名社工,和很多心智障碍人士成了朋友,虽然工资不多,但他很快乐。然而萱萱不理解阿苏的工作,家人也要求他们分手,觉得阿苏工作不好,不能养活她。
阿苏在剧中有段旁白:"我喜欢和他们(心智障碍人士)待在一起,觉得通过自己努力工作,能让他们每天都有一点点进步,心里特别满足,相处时间长了,大家彼此也有了感情。”
现实生活中,经过两人努力,他们最终走到了一起。
另一段爱情故事发生在30岁的唐氏综合征患者小李和28岁的智障男孩辉仔身上。
两人都在一个机构生活、工作,相处时间长了,彼此萌生爱意,但也遭到了各自家人的反对。
生活中两人拍过一段视频,视频中辉仔害羞地说,"我不需要公主,我想要小李!”辉仔说完,小李抱住他,轻声说,你就是我的驸马!
剧中表现了两人的心路历程。两人走在路上,经常被当作嘲讽对象。"他们说,这两人怎么长成这个样子?家人怎么不看牢他们,放他们出来,还好意思学人家拍拖……”起初辉仔听到这些话,心里非常难过,后来想通了。
他说,不怕自己长成这样,就怕自己没本事活着。"我们相互给自己打气!”
昨天排练时,辉仔跪在地上,拿出一个戒指道具给小李戴上,两个人用手摆出"爱心”图形,彼此望着对方,憨憨笑着……
音乐剧高潮,是智障女孩阿勤的离去。
此时,一段悲伤的音乐响起,所有演员缓步走上舞台,投影屏幕上出现一个病床上的女孩。
女孩就是阿勤,也是这个特殊人群的一分子,曾和这些孩子共同生活很多年,一起学手工、剪纸,一起画画,可是今年1月,阿勤因患鼻咽癌离开了这个"家庭”。
霞姐说,普通人出演音乐剧,该哭就哭,该笑就笑,但他们不同,他们起初并不懂生离死别、悲欢离合,可能演了上百场,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哭,为什么笑。"可演到后来,大家慢慢发现,阿勤真的再也不能和他们一起生活了,后来每当阿勤的画面出现在投影屏幕上时,大家都不由自主地哭了……看着真的很感动。”
排练结束后,演员们并没有回家,有的去了中心的手工室学习剪纸、拼珠,有的去美工室画画。
托管中心的走廊上,摆着很多剪纸以及小漫画。平日里,大家通过画画表达自己的内心。有个患阿斯博格综合征(自闭症的一种)的孩子,在他的画《我是来自星星的孩子》中写道:我说话不好,表达不全,可我渴望和其他孩子交朋友。
慧灵托管中心总干事徐先生说,之所以想办这场音乐剧,是想告诉公众这些孩子渴望被社会理解、尊重,希望被无差别对待,他们不需要同情,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谋生,他们同样也能做到一般普通人做不到的事。
这个周六晚上,《生命是一份礼物》将在杭州未来科技城上演。
音乐剧时长仅一个小时,他们已为此排练了近一年。
"我们不希望大家抱着同情心来看演出,因此也不打算赠票。票房收入除用于支付场租、服装以外,都用作这群演员的报酬。”徐先生说,观众购买的每一张票,都会是对孩子们最大的鼓励。(都市快报)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