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20日讯(通讯员 应瑞峰 今日早报记者 朱寅)岁末年初,往往是骗子最疯狂的时间。这也是警方根据多年办案经历,以及许多受害者付出真金白银的教训后换回的经验。
昨天,杭州市公安局正式对外发布了一份预警,提醒对象是广大家长朋友:如果近期有人给你打电话说孩子在学校里出事了,千万保持冷静不要慌乱。
不然,可能孩子没事,自己的钱包有事了。
因为刚过去的17日、18日两天,杭州警方已经收到类似举报43次了,而且可能还存在有同样遭遇但没有报警的人。
骗子开口要3万,心慌意乱的妈妈汇出10万
11月17日这天,杭州市民叶女士上班时接到一个电话,把她给急坏了。
对方自称是叶女士的女儿童童的中学老师,还给她带来一个不好的消息。"童童在学校里不慎从楼梯上摔下来,头受伤了,现在我们把她送到人民医院抢救了,急需3万元的手术费。”
如果一个家长突然被告知这样的信息,绝大部分人肯定会陷入慌乱。何况虽然来电显示为陌生号码,但对方却能准确地报出童童的全名、出生年月、所在学校等详细情况。
叶女士完全没了主意。
因为怕手术费用不够,她按照对方提供的账号信息,用手机银行一次性汇了10万元到对方指定的账户。随后,她又马上让住在学校附近的妹妹赶去学校查看,这才发现自己已完全落入了骗子的圈套。
最近两天类似诈骗电话轰炸杭州中小学家长
记者从杭州市公安局了解到,从11月17日至今,110接警指挥中心接到了43起学生家长举报:有人冒充学校教师致电学生家长,以孩子在学校受伤送医院救治为名,要求家长立即向指定的银行卡打款。
而经杭州市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统计分析,该批诈骗号码集中为"170”、"186”、"187”段开头的电话号码,电话漫游地均在福建泉州。
除了叶女士外,还有一名学生家长被骗1万元。
警方表示,该类诈骗针对性强,诈骗犯罪嫌疑人所掌握的学生及家长的信息全面、准确。
虽然这次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但根据此前的办案经验,犯罪分子获取家长、学生信息的办法主要是两种。
一是冒充教育培训机构在学校门口设摊,利用学生家长接送等候时机,以填写表格送礼品的方式,套取学生和家长的信息。
二是通过网络或直接通过教育培训机构等途径购买学生、家长信息。
警方提醒:家长接到类似电话时,请提高警惕,挂断电话后及时致电班主任或校领导,了解真实情况,切勿轻易向陌生账户汇款。
此外,家长平时也要多和孩子沟通,告诉他们不要随便和陌生人说自己的信息或者家里人的电话号码。
年底期间,这些诈骗最猖狂
第一大类:冒充公检法,以事主涉嫌犯罪,要求事主提供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接受所谓的资产调查。
第二大类:在微信、QQ上冒充公司老总要求汇款,部分骗子甚至能潜伏长达一个月之久。
第三大类:利用伪基站冒充航空公司、运营商、银行等单位大量发送机票改签、积分兑换等含有木马链接的短信,诱使受害人点击木马链接,从而盗取银行卡内资金。
第四大类:骗子以领导或熟人的口吻致电当事人,待事主回答后,往往顺水推舟冒充其单位领导,以需要送礼、办事资金不够为名向当事人借款,要求汇钱入指定账号。
第五大类:通常以电话短信形式联系事主,称可为事主办理高额信用卡或者提升信用额度,又或者以系统更新、升级等借口索取卡号、密码、验证码、查询密码、信用卡背面的CVV身份码等信息,达到诈骗目的。
第六大类:冒充网购商城客服或商家致电当事人,以订单支付失败需退款或重新支付为名,通过QQ或者短信向事主发送隐含木马病毒的网站链接,或要求向指定银行账号打款,骗取钱财。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