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杭州12月27日讯(浙江日报通讯员张方颖夏平记者曾福泉)你是否设想过,当你疲惫的时候,软软的机器人会帮你按摩;地震发生时,机器人能蜷缩起来钻进细小的缝隙完成探测任务……27日,浙江大学举办了一次"软体机器人比赛”,记者在现场获悉,软体机器人的这些应用在不久的未来将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本次比赛的一个主要项目是比拼软体机器人的爬行速度,并测试它是否能越过小的障碍和坡度。在比赛现场,记者看到,底部用硅胶制作的类似坦克履带的NOOMY软体机器人,不过手掌大小,利用电驱动,顺利地通过由4块黄色塑胶板拼成的1米多长的"跑道”,用时50秒左右。还有形状像毛毛虫的尺蠖软体机器人,它利用气动的原理缓慢向前蠕动,选手可以人工控制机器人的前进速度。
在另一个比赛项目中,选手们展示软体机器人概念性的工业设计,比如极视眼、软软按摩机器人等。它们需要有更多技术支持来变为现实。
生物因其软体特性,可以高效、和谐地与自然界进行各种交互与作用。应用软体材料的软体机器人不仅能像生物体一样改变自身的形状、运动与材料特性,更具备类人的柔性感知与互动,进而安全、高效地与人进行交互。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力学系副教授李铁风说:"软体机器人的动力不是靠传统的硬质电动机或马达,而是靠类似人工肌肉的,受电刺激会动的高分子材料来实现的。在世界上属于非常前沿的研究。”
作为一项新的交叉研究,柔性体机器人结合了柔性电子、仿生力学、生物学、智能高分子材料、人工智能、3D打印等前沿科学技术。李铁风告诉记者,软体机器人有许多优势。它的硬度、柔软度和可拉伸程度跟人体的皮肤和肌肉很接近,当它穿在人身上,跟人互动接触时,亲和性很好。软体机器人受到外界冲击和破坏时不易损伤。软体机器人容易被先进的技术,比如3D打印等方式来制造,成本比较低廉,可以像硅胶、橡胶等玩具一样被大批量制作。
李铁风介绍,软体机器人能作为可穿戴的动力护具,比如假肢、人造外骨骼。在地震现场,它也可以承担探索和探测的任务。另外,它还可以作为教育用品和玩具。
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的同学27日也来到浙大参赛,展示他们的软体机器人设计和实物。李铁风表示,通过这次比赛,希望把软体机器人的概念推广出去,在科研以及创业创新上启发出更多好的点子。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