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浙江新开局-2016浙江两会
共享荣光-浙江在线新闻中心2015年终盘点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进入杭州的“第一扇门”将更赏心悦目
2016年03月14日 08:13:55 来源: 杭州网-杭州日报 陈栋 曾瑞阳

  浙江在线03月14日讯 彭埠入城口是杭州最早的高速公路入城口,始建于1992年,1995年通车。为了迎接G20峰会,杭州正在对33个入城口进行环境整治,而彭埠入城口作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将会进行怎样的整治,未来将会变成什么模样?日前,记者专门去了一趟整治现场,了解了最新情况。

  云峰村拆迁城中村将成绿色景观带

  拆除广告牌"山峦花海”聚焦入城景观

  过去,从彭埠入城口进出杭州,可能印象最深的,就是几块巨大的广告牌,一块在收费大棚,还有几块高炮广告在进出的大转盘中央。整治中,这些广告牌被陆续拆除。

  "对于整治区域内的广告牌,我们采取零容忍,只要影响环境的,都要拆除。”江干区彭埠入城口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指挥部的付选央主任说。整治下来,共拆除8个高炮、9个大牌和10多个小广告牌。

  为了杭州的景观、中国的形象,广告牌的业主单位给予了极大的配合,使得拆除顺利进行,如期完成。

  设计方案里将入城口的两个大转盘取名为"山峦花海”,这几天,两个大转盘正在进行最后的绿化种植。等到下个月天气转暖,树叶抽新枝,两个大转盘将会真的出现一片片花海。

  收费大棚换新装杭州辨识度更高

  收费大棚的样子多年不变,G20峰会到来,也得改改,毕竟是杭州的门面。入城口改造,这"第一扇门”必须得全新迎客吧。

  大棚改造,做结构不难:设计好样板,先是零件制作,再逐个装备即可。难的是要面对入城口每天数以万计的车流。

  在杭州33个入城口中,彭埠入城口是车流量最大的一个,每天进出的车流量达到4.5万辆次,也就是1分钟约32辆车,每2秒钟一辆。而到节假日高峰期,可以达到6万辆次。不能封闭车道,否则几分钟内就会造成严重的拥堵。

  现在采取的方案是,夜晚车流较少的时候,封闭18个车道里的其中2个,然后抢时间施工。未来的大棚长什么样?相关部门前后共出了3个方案。目前定下来的方案是这样的:

  除了收费大棚会变个新模样,还会增加一些新功能。比如增加了车辆称重系统以及20米长的安全检测车道,这些都是以前的收费站没有的。

  大家什么时候可以看到变化?指挥部说,大概这个月底,你如果路过收费站,就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彭埠入城口了。4月底,彭埠入城口整个项目基本整治完成。

  杭州市交通局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杭州33个入城口整治提升,主要还是解决历史留下来的脏乱差问题,通过大范围、深度整治,让老百姓居住的环境更整洁。

  45岁的赵勤娟女士是云峰村的原住民,去年11月份拆迁之后,她和周围的老邻居还保持着电话联系,他们在这里已经生活了几十年,看着杭州从简陋走向繁荣。

  云峰村是沪杭甬高速两侧的居住区,原先一到彭埠入城口,就看到大片大片的农民房、棚户区,杂乱丑陋。此次彭埠入城口的整治,云峰拆迁,占了项目工作量的一半。

  "拆迁对我们来说,是好事。”赵勤娟说,她家原来紧靠沪杭甬高速,是一座5层楼的农民房,作为城乡结合部,这里环境脏乱,治安不好,停在门口的车经常被人敲破车窗玻璃,停车位也是个烦心事。拆迁后,"这些问题都得到解决,居住环境好多了。”

  现在,赵勤娟一家5口在原云峰村附近租了房,准备过渡一两年。靠着拆迁政策的福利,家里为孩子买了商品房,家里的老人则分到了小套的安置房,四五年后,他们最终还能回到原来的云峰村,这里会建造一批安置房,虽然现在地理上的云峰村消失了,但是云峰社区还会一直保留。

  与赵勤娟家一起拆迁的,还有当地384户住户。

  据介绍,云峰社区整体征收是G20峰会31个保障项目中唯一一个整体征收项目,涉及征地621亩,住房318幢,包括385户家庭、25家企业、1059家经营户以及外来暂住人口1万余人。目前,整个云峰区块已进入征迁扫尾阶段。

  拆迁完成后的云峰村已是一片空地,沪杭甬高速原云峰村两侧30米区域,很快会种上大片绿化,以后从高速公路驶过彭埠,成片绿色会映入眼帘,令人心旷神怡。

标签: 彭埠 责任编辑: 吴盈秋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6031429629000834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