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浙江新开局-2016浙江两会
共享荣光-浙江在线新闻中心2015年终盘点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浙江交通,大投入促进大发展
2016年03月15日 04:58:17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张帆

  浙江在线03月15日讯要想富先修路,浙江交通一直伴随经济快速发展。如今,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浙江交通依然扮演着"先行官”的角色,公路、铁路、民航、水运构建的立体化综合交通网在浙江日臻完善,让越来越多的百姓分享城乡出行的便捷、畅通。

  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交通加速了大港口、大路网、大航空、大水运、大物流等现代交通五大建设,努力构建"通达、便捷、经济、安全”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浙江交通网实现由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向"总体适应”跨越。

  快捷交通网

  缩短时空

  风驰电掣的高铁带来出行革命。一小时就能从杭州到湖州、嘉兴、宁波、绍兴、金华、上海等省内及周边重要城市,高端大气的高铁让城际间的交通方便快捷。自沪杭高铁开启浙江高铁时代,短短数年间,浙江11个市,除海岛市舟山,其余都通上了时速200公里以上的高铁或快速铁路,进入陆上出行时速200公里乃至300公里的时代。就在今年春运,在宁波坐高铁、动车出行的人数首次超过坐大巴的,新型快捷的轨道交通正成为越来越多浙江人出行的首选。

  与此同时,地铁等城市轨道交通也现身浙江。杭州地铁、宁波地铁大大方便了市民出行,杭州每天有超过70万人次搭乘地铁。开市场风气之先的温州,则吸收民资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市域铁路建设。

  百姓鼓起来的腰包,助推了浙江空中航线的发展,我省已开通国际国内航线389条,百姓出行更为便捷。作为浙江航空主枢纽的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平均每天起降的航班超过650架次,每天有超过8万人次在这里乘机出游,已超过杭州主城区四大汽车站坐长途汽车的人数,航线遍及国内、东亚,通达欧洲、非洲,成为全国第四大航空口岸。

  作为全国通用航空综合试点省和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区,浙江已形成以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为龙头,宁波、温州机场为骨干,台州、义乌、舟山、衢州机场为支撑的浙江民用机场体系。在全国率先发布《浙江省通用机场发展规划》,出台《浙江省民用机场管理办法》。民航运输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航班起降架次分别达4131万人次、56万吨、36万架次,综合排名居全国第五位。

  让城市交通更顺畅,浙江治堵频频出手。2012年11月,浙江省委、省政府率先启动全省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工程,开创了全国以省为单位治理城市拥堵的先河。

  公共自行车逐渐地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这种交通模式让杭州闻名国内外,还被英国广播公司(BBC)旅游频道评为"全球8个提供最棒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的城市之一”。目前,浙江11个市都有公共自行车系统,还有53个县(市、区)也推出了便民的公共自行车。仅杭州市区公共自行车的日最高租用量就突破44.86万人次。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浙江治堵的重要抓手。杭州、宁波先后被交通运输部列入第二批国家"公交都市”试点城市,其他9个市积极开展创建省级公交示范城市工作。三年来,全省新增公交车辆4728辆、公共自行车20万辆、公交专用道419公里、公交站点475个、公交首末站63个,港湾式公交停靠站改造133对,全省平均公交分担率每年提升2个百分点以上。

  此外,各地市积极探索、创新实践,根据各自城市特点推出各种切实有效的治堵措施。杭州市全面推行"双限”新政、推进停车产业化发展等成效显著;宁波市将创建公交都市与交通拥堵治理工作有机融合,尝试公交综合体建设政策引导;温州市推出个性化定制公交服务,试点微信处理事故模式;嘉兴市构建智能交通管理体系,开展"文化治堵”工程;湖州市完善公交政策,激发企业发展活力……3年来,浙江共推出256项治堵创新举措,治堵成效日益突出。浙江交通还不断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治堵模式,从交通大数据入手,通过移动通讯网络实时播报路况、提供公交出行查询,让公众分享"智慧治堵”的硕果。

  治堵力度不断加大。2013年、2014年全省分别投入治堵资金407亿元和426.35亿元。2015年突破500亿元。全省上下已经形成全民治堵的共识。

  综合交通网

  助推经济发展

  作为浙江交通网主力的公路,至今已达约1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884公里,密度居全国各省区第二。近10万公里的农村公路如毛细血管,通达千村万户,在方便村民出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是都市人郊游踏青自驾游的捷径,助推农家乐、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

  继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跨海大桥之后,我省又相继建成世界主桥最长、最宽的多塔斜拉桥——嘉绍大桥,世界直径最大的盾构隧道——钱江通道等一批重大项目。舟山跨海大桥获得被誉为工程建设领域"诺贝尔奖”的菲迪克杰出项目奖和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桥梁建设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众多跨海大桥、超长隧道纷纷建成后,自然地域分割的天堑,被大桥跨越、被长隧沟通,原本山水相隔省内各地,现在交通更加方便,人流、物流的流动更加高效。

  大港通天下,大港口建设跃居世界前列,水运通道愈加通达。按照省委、省政府"四统一”要求,近年来全省沿海港口建设投资总量居全国前列,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外贸货物吞吐量2014年首次超过上海,居全国首位;集装箱吞吐量去年超过香港,居世界第四位;开通国际航线240条,连通世界100余个国家600余个港口,再现海上丝路辉煌。

  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紧锣密鼓地开展。2015年3月26日,舟山启动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作为新区建设重要资金保障的舟山江海联运产业投资基金正式签约。随后,舟山市政府与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总规模100亿元的舟山江海联运产业投资基金设立。

  2015年9月29日,宁波舟山港集团有限公司挂牌,实现宁波、舟山两港以资本为纽带的实质性一体化。以宁波舟山港一体化为主导,浙江整合海港资源的发展思路早在10年前便已"锚定”,目前已经形成以宁波舟山港(含嘉兴港)为主,温州港、台州港为辅的"一主两辅”港口发展新格局。

  同时,我省在全国率先构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支撑服务系统"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全省江海联运总量超过2亿吨;宁波、舟山大宗商品交易额突破2万亿元;船舶交易量居全国首位;宁波航交所"海上丝路指数”,首次在伦敦波罗的海交易所发布。钱塘江中上游航运复兴项目的"瓶颈”富春江船闸扩建工程启动,为全国碍航闸坝改造提供示范。全省内河高等级航道1398公里,内河集装箱吞吐量迅猛增长,货畅其流成为现实。

  大物流建设走向国际。以现代物流理念改造传统运输业,义新欧铁路集装箱班列续写丝路传奇,传化公路物流港走向全国。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运输物流企业,浙江交通领衔建设的国家物流平台短短数年实现跨越式发展,被列入国务院《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重点工程,交通运输部将其作为"十三五”"三个重大”项目之一,成为当前国际上唯一具有规模的"物流信息根服务器”;成功构建全球首个物流信息合作机制——东北亚物流信息服务网络。

  大力创新交通投融资体制。通过多元化融资方式,"十二五”省级交通平台共落实资金170亿元,地方政府筹措2000多亿元用于交通建设。优化预算支出结构,全省共清理整合30多亿元结转结余资金用于重点项目。在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温州洞头至鹿城公路等项目积极开展PPP试点工作。

  "十二五”期间,浙江交通建设完成投资近6000亿元,达到"十一五”的1.4倍,居全国前列,有力地保障了"货畅其流、人便于行”,众多跨海大桥等世界级工程建成、大港崛起、公路美丽、水运复兴、物流领先……大投入大发展,赋予浙江交通更多的内涵,支撑与服务浙江经济稳步前行。

  一小时交通圈

  走近你我他

  用时间来丈量浙江大地,从浙江的政府规划来说,最早始于上世纪末,当时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热潮在浙江大地的兴起,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四小时公路交通圈的目标——即4小时可从杭州坐汽车抵达到浙江各地市所在地。

  进入"十三五”,省委、省政府又提出打造全省一小时交通圈——包括打造省会杭州至各地级市高铁一小时交通圈、民航空中一小时交通圈,以及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四大省内枢纽城市的一小时通勤圈。

  显然,全省一小时交通圈比以前的四小时公路交通圈的内涵要丰富许多。从依托单一、平面的高速公路网,到如今要建设高铁、民航、地铁、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构建的立体化的综合交通网。从单纯地着眼解决主要城市间的交通,到力图满足包括上下班通勤在内多样化的百姓出行需求。

  一小时走浙江,带来的当然不仅仅是出行更方便。

  新编制的"十三五”交通规划,将继续重点推进现代交通大港口、大路网、大航空、大水运、大物流"五大建设”,实施"万亿综合交通工程”,构建内畅外联"四大交通走廊”(即在一小时交通圈基础上,高标准构建引领都市经济、海洋经济、开放经济、美丽经济发展的"四大交通走廊”),形成覆盖全省城乡"通达、便捷、经济、安全”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我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两富”"两美”浙江发挥基础和支撑作用。

  都市圈经济是浙江经济新的重要增长极,构建都市经济交通走廊,将大力推进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枢纽城市建设,推动都市圈内部通勤一体化,强化都市圈之间互联互通,完善都市圈对外运输通道,提升综合交通服务能力。

  海洋经济是浙江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和重要增长点,打造海洋经济交通走廊,支撑和引领浙江加速迈入海洋强省。按照国家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立体走廊、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等建设要求,着力整合沿海港口资源,提升现代航运服务水平。就在今年,以宁波舟山港为核心的浙江沿海港口的整合已全面启动,浙江沿海港口正以资本为纽带,用更市场化的方式,集结扬帆出海,抱团经略大洋。

  构建开放经济交通走廊,以海港、陆港、空港和国家物流平台"三港一平台”为载体,着力构建国际海陆空一体化无缝衔接的物流网络,支撑浙江实现更高层次开放发展。空港方面,以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为核心,宁波、温州机场为两翼,整合全省航空资源,巩固现有欧洲、东南亚等航线,开拓北美、中东、澳洲、非洲等航空航线,预计国际航线从53条增至70条以上。

  构建美丽经济交通走廊,以我省美丽的自然生态资源为依托,以4A级以上景区为骨干,以特色小镇为亮点,以历史文化村落和农家乐示范村为支点,打造自然生态、畅通舒适、美丽致富的"江南风情走廊”,把散落在浙江大地的"山海林田湖、镇乡村景”等一颗颗珍珠串联起来,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畅途。

  "‘四大交通走廊’建设是‘十三五’浙江交通的主攻方向。”省交通运输厅负责人说,未来5年,浙江交通将立足服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主动融入长三角,高标准构建引领都市经济、海洋经济、开放经济、美丽经济发展的"四大交通走廊”,构筑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铺就浙江快速发展的康庄大道,当好浙江发展的"先行官”。

标签: 交通 责任编辑: 周舸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