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05日讯 (通讯员 王维诗 王战奎 楼友铭 记者 金丹丹) "青石板铺好了,花也种上了,特别漂亮!”楼友铭站在家门口看出去,里弄里清爽的石板路边,种上了各色鲜花,"我和几个邻居都很喜欢,每天来浇水。欢迎你以后来拍写真呀。”
70岁的楼友铭,是思鑫坊最早的一批"原住民”。70年间,她在思鑫坊的繁华中成长,也为它在烟火油污间的挣扎而叹息,如今,她正在见证百年思鑫坊整治后的重生。
为什么今天要说这个地块,因为这里是杭州市七个历史街区之一,留有民国范的高档小洋楼,在市中心的黄金地段,住在这里,去看西湖喷泉也不过500米左右的路程。
而如今清水砖墙、雕花门楣重见天日,原本各家的"五花八门”也都换成了乌漆大门,再配上铜质门环,楼友铭记忆中的思鑫坊又回来了——
老建筑里过日子并不美
夜半还有老鼠串门
楼友铭和丈夫住在一楼一间16平方米的房间里,一个墙门里,四户人家,共用卫生间和厨房。卫生间,是几年前铺污水管时隔的,再往前,每天都得去公厕倒痰盂。
几十年了,洗个澡都要拎热水瓶进房间,倒在大脸盆里洗。楼友铭记得,前几年,隔壁住二楼的老婆婆要洗澡,水拎到二楼了,不小心跌了一跤。他们听到喊救命的声音把门撞开,看到老婆婆趴在地上,两只手臂都被烫伤了。
而这么多年住下来,楼友铭练出来一个绝技——单手爬窄梯,"没办法,要晒衣服呀。”
一个木梯子靠在墙壁上,连着墙头一个50厘米高的小窄窗,她一手抱衣物,一手扶梯子,三两下就爬到窗边,再拿个厚布垫塞在膝盖下,半跪着爬到窗外的平台上晾晒衣物。"爬上爬下三十二年了!”楼友铭说。
生活的不便不去说,更糟心的是居住环境——
一大早,前门卖服饰的小店喇叭开始叫了,每天上午十点半以后,各大排挡开火,油烟四起。晒出去的衣服,收回来还是一股油烟气。老鼠、蟑螂、苍蝇也越来越多,一入夜,老鼠在楼板间乱窜,留下一串脚步声。
住在这里的人
曾演绎了杭州整整半部民国史
谁还记得思鑫坊曾经风光,石库门里承载的岁月和老建筑里的故事?
很多老杭州都记得:1913年,商人陈鑫公买下当时的"福昌巷”地块,仿照上海的石库门建起了思鑫坊,那时房子只租不卖,租客至少是中产阶级。
楼友铭的父亲是个药剂师,也是个收藏家,她记得,小时候家里有许多的古董、字画。1946年,楼友铭的父亲用十根金条"顶”(做押金)下了思鑫坊一幢两层半小楼,110平方米。
"第二年,我在东南面的市一医院出生。后来,我又在一墙之隔的天长小学读书。”楼友铭记得,当时,巷子里有"4只狗”,就是3个和她同岁的属狗小伙伴,放学了就在水门汀地上跳房子玩。
彼时的水门汀地是几十厘米见方的水泥板,四角上还有漏水的孔洞。行路干净,又不积水,这样的地如今已看不到了。
就是这个被称为"杭州近代建筑文化的代表”的思鑫坊,在民国时期,名流志士云集,他们的故事可以去孝女路一号,"百年思鑫坊历史文化陈列馆”里看看,12个展厅,代表了曾经生活在思鑫坊的12位名人,名医吴一之、书画家余绍宋、抗日名将何柱国、胡雪岩的侄子浙江兴业银行董事胡藻青等等。
读懂了这些人,也就了解了半部杭州民国史。
环境变了景色换了
但守望相助的邻里情从未变过
"阿铭,钥匙给你,谢谢啊!”这是采访时遇到的已搬走的老邻居。
为了恢复石库门小楼的原貌,内部拼厨接卫,搬走的邻居们就把钥匙交给楼友铭。
几十年的老邻居,从来没有红过脸。四户人家共用厨房、卫生间,大家都相互谦让。
邻居双职工工作忙单位又远,当幼儿园老师的楼友铭主动帮忙带孩子,早上送去幼儿园,下午接回来,晚上烧好晚饭两家人一起吃。"孩子叫我大妈妈,现在都二十多岁了,美国留学回来一定来看我。”邻居早已处成了家人。
思鑫坊里的邻里情,是相敬如宾,是守望相助。
前段时间,楼友铭生病住院了十多天,老伴蒋大伯不会烧饭,面条、老鸭煲、新鲜蔬菜,都是邻居主动烧好拿过去的。
郑蔚是思鑫坊整治项目群众工作的负责人,他说,思鑫坊就像一块磁铁,有一股神奇的魔力:"老住户有困难,经常自己就克服了,很通情达理,很支持我们的工作。”郑蔚说。
前几天,施工队要装两扇门,有一户人家违建的厨房和卫生间就必须拆掉,妻子觉得没有卫生间的日子一天都没法忍,一直在哭,施工队也是一筹莫展。最后还是丈夫主动做了妻子的思想工作,邻居也来劝说,妻子后来同意先去外面过渡。
现在,思鑫坊外立面的提升改造已经完成了95%,居民房内部的拼厨接卫也开始了。
居住环境的变化,让楼友铭最为高兴。思鑫坊似一块被油泥块包裹的玉石,正一层层露出本来面目。未来,这里将打造成具有杭州典型近代民居特色的历史街区,还要打造成杭州的"新天地”,走起时尚、亲民的路线。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