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4日,由杭州话剧艺术中心排演的话剧《生命密码》在第二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上精彩亮相,赢得了观众久久不息的掌声。
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由中国国家话剧院等单位主办, 2015年,首届邀请展获得了良好口碑,被誉为"2015年度最具影响力的中国戏剧活动”。今年是第二届,《生命密码》从全国各地140部话剧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最终入选的26部大剧场剧目之一。
这是一部创造了"奇迹”戏:去年7月首演,在短短的106天时间里,剧组奔赴华东、华北、东北、西北、中南、西南等地的28个省市区,行程2万余公里,在33个大中城市巡演73场,观众突破10万人。如今,它的演出场次已超过100场,成为杭州话剧艺术中心首部演出破百场的原创话剧。
这个"奇迹”的背景是:2012年改制后,大批老演员提前退休,杭州话剧艺术中心成了一个"没有导演、没有编剧、没有资金”的"三无剧团”,已经好几年都没排过什么像样的戏了。
在这部戏中,观众看到了生命与生命之间连接交融的"密码”,而在戏外,这个"话剧奇迹”有着观众看不到的成功"密码”。
密码1:真实的故事主人公原形就是浙江人
该剧讲述了主人公林萍不顾自身安危,为素不相识的8岁小女孩无偿捐肝的故事。而这个故事,是根据发生在浙江宁波的真人真事改编的。
因为真实,感动了演员。创作过程中,主演王小红曾与林萍本人亲密接触。怀着感动和敬意,王小红将林萍的"魂”融入到了自己的表演中。
也因为真实,感动了无数的观众。 "每次谢幕,我往台下看,满眼都是拿着纸巾擦眼泪的观众。”演员刘璐说,有一回,一个中年男观众直接冲到台上来,握着王小红老师手,哭得稀里哗啦。
密码2:难得的机遇2小时便谈妥的合约
"能排这个戏,有运气的成分。”杭州话剧艺术中心副总经理冯顺达说。
去年,出品方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海君接到这项目后,对于这样一个发生在浙江的故事,他很想让一个生活在浙江的编剧来写。他想到了老同学——杭州知名编剧夏强。而创排工作,夏强推荐了自己曾经工作过的杭州话剧艺术中心。
"当时我听完对方这个合作意向,觉得相当可行,两个小时内就当即拍板签下了合同。”冯顺达回忆说,"应该说,机遇来了,我们也抓住了。”
密码3:创新的模式多赢的行业订制剧
这是一部保险行业的定制剧。合作三方各尽其长,中国保险业协会出资,北京演出公司进行推广运作,杭话创作并演出。
对杭话来说,这种借力发展模式,既解决了资金,又解决了市场,自己只需要一心一意把戏演好就行了。
正如本地一位剧评家所说:"该剧与保险行业的合作模式创造了多赢的局面。”通过这个剧,对保险行业来说,获得了正面宣传;对剧团来说,获得了资金、观众和市场;对观众来说,收获了感动;对整个社会来说,让正能量得到了传播。
密码4:坚守的话剧人缠着绷带上场的主演
在高密度的巡演过程中,演员们克服了许多困难:有演员考上了上戏的研究生,为了演出只能请假不去上课;还有演员家里老伴生病了也不能在身旁照顾。
主演王小红在巡演的第二场,脚意外崴伤,肿得像个透明的萝卜。她请同事用布条将她的脚紧紧绑上,穿上大三码的鞋,忍着痛坚持上台,演了一场又一场,直到一个月之后,才去医院接受治疗。
可以说,这群虽身处逆境,却始终坚守舞台的杭州话剧人也是这部戏成为奇迹的不可或缺的"密码”。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