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底结束的“匠心独运——东方语境下的动画精神”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国际动漫教育高峰论坛上,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说,中国的动画片创作,应该回应古老的东方美学,用“善”的要求为孩子打开心智。
“去年,中国有一部大红的影片叫《捉妖记》,里面有一个小妖胡巴,十分可爱,楚楚动人。我看这部片子时总想起儿时看过的故事片《小叮当》,虽然技术上有差异,但是它们身上都蕴含着东方美学精神特有的纯真、质朴和始终保有善意的无邪。”
“今天动漫创作和娱乐生活有太多的搞怪、恶搞,把孩子的心灵世界搞乱了,没有为他们成长提供‘里仁’的境界,这是值得我们关注和警觉的。”许江解释说,“里仁为美”典出《论语》,指的是居住在仁爱之乡才是美,也指长久生活在仁爱环境中就会生出美来。
“我们的动画创作,应该为孩子们创造一种‘里仁’的经验,这才是美。”以《功夫熊猫》为例,许江评价说,“它看起来是东方题材,但实际上那熊猫所代表的是美国街头的嘻哈精神,久而久之,我们自己动漫创造的《熊出没》也染上了美国式的恶搞和嘻哈。我们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还能保有那种朴真、纯厚的东方精神和中国精神吗?”
在国际动漫教育高峰论坛上,来自日本的动画前辈月冈贞夫教授、著名日本动画家山村浩二教授、荷兰动画界主席哥本先生等人,也纷纷就东方动画创作发表各自的看法。
他们认为,东方语境分为西方人眼中的和东方人自己眼中的。当动画创作者知道外国人认为东方的美学语汇在哪里,就往哪里走,其实很容易被别人看见,这并不是一件坏事。但如何很好地转化东方语境,中国的动画创作者还在摸索中。《当代电影》杂志主编皇甫宜川则分享了对动画电影《大圣归来》的看法。在他看来,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它不仅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对西方英雄叙事的借鉴,还有在美学上的创新。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