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拱墅“河工”潘海祥:完工那天,我一头睡了18小时
2016年05月27日 06:32:00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记者 孙晶晶

  浙江在线5月27日讯(钱江晚报记者 孙晶晶)说到杭州,绕不开一个“水”字。这座马可波罗笔下独特的“水乡城市”,除了西湖这块“金字招牌”,在绕城公路内,还遍布着大大小小470条总长1000余公里的城市河道。

  今年4月底,是杭州G20峰会工程项目的一个时间节点。杭州又有32条河道完成整治。位于拱墅区康桥区块的俞家桥河就是其中之一。从原来水如墨汁,夏天飘臭的黑臭河,变成现在大家口中的“花园河道”。都说每一条变美的整治河道背后,都有一双双神奇的“魔术手”。

  而俞家桥河的变化背后,就有潘海祥的一份付出。

  潘海祥,拱墅区河道建设指挥中心工程部。

  TA说:我们的愿景很简单,就是希望杭州的河道,能美一点,再美一点。

  今年杭州一共有32条河道列入G20峰会保障项目。截至4月底前,32条河道,总长约30.12公里已全部完工。拱墅“河工”潘海祥:完工那天,我一头睡了18小时

  潘海祥学的是土木工程专业,河道整治干了8年多。不过,接手整治俞家桥河,他却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按照往常,这么多工程项目,工期至少需要半年,可是俞家桥河的工程因为拆迁问题,从去年12月份才正式入场施工,留给他们的时间最多只有4个月。

  俞家桥河的长度不算长,可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短短700多米的河道,要做的结构性工程项目却不少。工期紧张的那段时间,工地就是办公室。每天早上6点多起床,从笕桥的家往单位赶,有时一直要待到晚上九十点才回家。

  今年过了清明,杭州的“泪点”就特别低。施工遇上雨天,麻烦会接踵而来。游步道铺透水混凝土,要马上盖上塑料薄膜。增加工序,施工时间会受影响。那时候,晚上零点收工是常态。

  这样强度的工作,最直接的效应就是缺觉。潘海祥说,身体劳累还在其次,最主要是心累,失眠。工程完工后的头个周末,潘海祥从头天晚上9点,一直睡到了差不多18个小时。一直到现在,潘海祥的“熊猫眼”、大眼袋都没有消下去。

  前两天,潘海祥带着记者一起去完工的河道看了看。经过施工区,来到河道旁,豁然开朗——清澈的河水,诗意的人行景观拱桥,成片清幽的绿化带,还有穿梭蜿蜒的园路,你能想到的景观河元素,这里一个都不差。

  问潘海祥是不是很有成就感?他回答得毫不犹豫:“那当然了。我们就是把设计图上的效果图做成实景图。比如,河岸两边的水杉树,基本上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胸径8厘米左右。这就是图纸要求的数据,我们要不折不扣地去执行。”

标签: 河道;G20峰会;杭州;工程项目 责任编辑: 程永高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