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右边的人正是身材高大的王立新。
浙江在线6月2日讯(钱江晚报记者 蒋慎敏)离G20峰会召开还有不到100天的时间。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除了乐,我们还有中国人的待客之道。城市在越变越美:清爽整洁的道路、璀璨美丽的灯光、地方特色的饮食、浓妆淡抹的美景、还有恰到好处的花花草草……
这些变化,都是我们用双手变出来的。
在倒计时100天的特刊中,钱江晚报曾推出了一组人物报道,我们给他们取名叫“努力百分百·面孔”。他们其实都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但这座城市会记住他们的汗水。
接下来,我们将记录更多的面孔——一百天,一百人。这只是一种形式,因为为城市奉献的人远远不止这100个。
我们希望通过文字和镜头,将每一个人对这座城的付出和热爱记下来。同时告诉大家,杭州不会忘记你们的付出,不会忘记你们的汗水。
51岁的老王是杭州本地人,身材高大,常年在第一线工作,宽大的手掌满是老茧。采访老王时,正是环西湖施工的冲刺阶段了,他已经超过7小时没有坐下休息过,行走之间有些疲态,但眼神依旧凌厉。
“第三现场工作小组负责人”,是老王半年工作的正式称谓。事实上,老王代表着环西湖电力提升改造工程中最基层的一个点,工作量复杂且庞大。
老王全名王立新,从去年11月28日起,王立新就在环西湖电力改造的现场“定了居”,负责现场工程施工管理。从事电力施工三十多年,老王的记忆中,像这样“兼顾”了工作强度、难度和进度的活计,也是头一回碰到。
如今环西湖电力提升改造工程已经全部完结,老王和他的同事们正在为滨江区域的电力提升改造工作收尾,而高强度的夏季保供电工作正在等着他们。
从防盗到应对施工突发
工作庞杂,随时要跑来跑去
要干的活非常多,老王仅仅举例就有一大串:和施工小队的每个工人时刻沟通,为保证施工进度进行临时调度、编写工作计划,现场提供技术支持,排查路面和作业点附近的施工隐患,处理市民需求,保障行人通行,紧急处理泥浆倒灌、器械结冰等突发情况,保证渣土及时运输、保护现场的波纹管、钢管、MPP管不被偷盗破坏……
由于要处理的事情太过复杂,施工现场连个凳子都没有准备,因为随时要跑来跑去。
即便是在采访之中,老王也往往说上几句,就要叮嘱现场施工的工人们几句。
“西湖边泥土含水量很足,每一次打顶管,都很可能有泥浆倒灌上来。有些施工点在人行道上,一倒灌通行就麻烦了,这就要立即去处理。”
光处理泥浆倒灌这一件事情,老王这半年来,就已经做了“数不清多少次了”。
西湖的电力改造项目需要和市政、交警、景区管理处等多家政府管理部门进行沟通协调,电力施工建设又同时受到光缆、水务、通信、燃气等十余类地下管线的影响,项目推进异常困难。在西湖边每动一寸土,都需要做足勘察调研和报备工作。
为此,杭州供电公司专门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和8个现场工作小组,对接协调各参建单位,对环西湖区域各条道路实施24小时全天候施工管理。
早8点到晚10点40分
电力抢修车就是他的“家”
负责改造现场工程施工管理的何宝昌清楚地记得2015年11月28日,环西湖电力提升改造土建工程全面铺开。“环西湖一带40多条道路沿线的电缆沟、设备基础要按照峰会的要求更新建设一遍,我们只有半年时间。”
老王,作为其中一个工作小组的负责人,从那天开始,就在一辆电力抢修车中“定了居”。但事实上,只有每天中午,他才有功夫在抢修车上稍微补眠一下。
每天的工作时间没法固定,早上8点出头就到了现场,这半年来,除了过年几天休息,晚上10点40分就是老王离开西湖施工现场,往七堡家里赶的最早时间了。曾有一天他奔波到第二天凌晨近4点才回家。
“这半年来,就没怎么见过老婆醒来的样子,女儿也就过年的时候见了一次。”老王笑道,还好女儿上大学了,“老婆老见不到人会闹别扭。”其实爱人没几天就消气了,还会打来电话,“今天什么时候回来?来吃饭吗?”
这会儿王立新就尴尬了,“没法回答啊。晚上什么时候能回去,只能看当天的施工计划什么时候完成了。”
连续数月的昼伏夜出让老王一度左眼充血红肿,难以睁开。
“我们劝了很久,他左眼实在睁不开了,才去的医院。”何宝昌说,即便这样,王师傅也只请了一天假,隔天就包着左眼回到施工现场了。“工程量大工期紧,虽然话听起来有些自大,但现场什么情况我清楚,没我不行。”王立新说,西湖边都30多年没有这样的大动作了。
施工遇到的突发情况举不胜举
最多时有近千名电力工人在忙
而施工遇到的突发情况数不胜数——
工程开始不到两个月,杭城遭遇罕见的雨雪冰冻天。王立新和同事们冒雪对顶管机进行融冰处理,浇开水、烧火、设备融冰,几乎一刻都不能停。
西湖边珍木林立,管线穿越情况复杂,顶管施工前期的导向作业要求十分高,设定的路径,只得改了又改,接近林木时,还得手工掘进设置导向。
地下全是石头且泥浆量巨大的杨公堤一带更是硬骨头,不仅泥浆倒灌几乎成了常态,而且6座古桥仅能承重15吨左右,运泥车只能停在外围,王立新亲自动手带人用小车流水运送。
环西湖电力提升工程最“鼎盛”时,西湖边的夜里,有近千名电力工作人员如蚂蚁一般不停忙碌。
半年时间里,51公里管沟、189公里电缆线路和165座开关站得以新建改造,西湖周边配电网络得到全面的更新补强,用户年均故障停电时间减至5分钟以内,与东京、巴黎相当。
“不仅仅是为了一次峰会。”王立新说,他们这半年的工作虽然艰苦,换来的却是未来十几年甚至更久的用电保障,“施工区域的每户人家都因此受益,我们这次虽然累了一点,但从长远看是很划算的事。”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