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夏季游泳频出溺水事故 疾控专家教您如何正确游泳
2016年07月20日 15:51:54 来源: 青年时报 见习记者 潘洁 通讯员 严敏

  浙江在线7月20日讯 虽然游泳是一项非常好的运动,但到底应该在游泳时注意些什么呢?为此,记者特意请教了杭州市疾控中心的相关专家。

  游泳前:

  做好相应准备

  “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要对游泳场所的水域深浅以及水下有无暗礁、暗流、杂草等情况做一番了解。”疾控专家说,游泳者在感冒、身体虚弱、患有开放性伤口、皮肤病、眼疾时不宜游泳,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要互相打闹、在急流和旋涡处游泳。

  专家提醒,下水前要做好准备,镶有假牙的游泳者,应该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游泳时切勿太饿、太饱,饭后要过1小时才能下水,更不能酒后游泳,以免抽筋。

  在游泳前,可以先用不含抗生素的消炎眼药水洗眼;游泳后如果觉得眼睛不舒服或有红肿、疼痛等症状出现,可以滴含有抗生素成分的眼药水。

  游泳时:

  注意身体变化并应对

  专家说,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如果游泳时小腿或脚部抽筋,可以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伸直。”专家提到,若是手指抽筋,则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

  如果在游泳时耳朵进水,应该及时排出,专家介绍了以下3种方法:

  单足跳跃法:患耳向下,借用水的重力作用,使水向下从外耳道流出;

  活动外耳道法:可连续用手掌压迫耳屏或用手指牵拉耳廓;或反复地做张口动作,活动颞颌关节,均可使外耳道皮肤不断上下左右活动或改变水屏障稳定性和压力的平稳,使水从外耳道向外流出;

  外耳道清理法:用干净的细棉签轻轻探入外耳道,一旦接触到水屏障时即可把水吸出。

  待救援时:

  保持镇定学习“水母漂”

  溺水者在等待救援时,专家说除了保持镇定外,还可以学习“水母漂”:吸气后全身放松,俯漂在水面,四肢自然下垂;待需要吸气时,双手向下向外压划水,顺势抬头吐吸气,随即低头闭气恢复漂浮姿势。

  如果溺水者身陷旋涡,应立刻平卧水面,沿着旋涡边,用爬泳快速地游过,切不可直立踩水或潜入水中。如果是因为疲劳过度而溺水时,要保持镇定,屏住呼吸,放松肢体,尽可能保持头后仰、面向上的仰泳体位,使口鼻露出水面,深吸浅呼,保持身体浮于水面。

  溺水后:

  正确救护可提高成功率

  据专家介绍,溺水2分钟后,人便会失去意识;4至6分钟后,神经系统就会遭受不可逆的损伤。而在遇到溺水事故时,心肺复苏最为重要,溺水者在溺水后1至2分钟内得到正确救护,挽救成功率可达100%。

  如何正确救护溺水者?专家讲道,首先要将溺水者抬出水面,然后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用纱布或手帕裹着手指,将其舌头拉出口外,并解开衣扣、领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果溺水者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托起溺水者下颌,捏住其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往其嘴里缓缓吹气;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反复有节律地进行,一般每分钟吹16-20次,直至溺水者恢复呼吸。

  如果溺水者心跳停止,则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摩。

  拨打急救电话120或者向周围人求助。

  跪在溺水者的胸部旁,尽可能松开其衣服。

  手掌放在溺水者的胸部中央、胸骨的下半部上(约为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上)。

  另一只手的掌根重叠放于手掌上并扣紧手指。

  肩、肘、腕关节成一直线,利用身体的力量,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速率来进行按压,要使成人的胸骨下压5-6厘米;如果是儿童,按压的深度为胸廓厚度的1/3,大约5厘米;较小的儿童可以用一个手掌按压;如果是几个月大的婴儿,则用两根手指垂直按压两乳连线稍下方,使胸廓下降1/3,大约4厘米就可以。

标签: 游泳;溺水 责任编辑: 朱婧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