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执笔寄真情 美文赠杭州
——访《能不忆江南——杭州,一座天城的前世今生》作者李舫
2016年08月26日 03:13:08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浙江日报记者 吴重生

  浙江在线8月26日讯(浙江日报记者 吴重生)《能不忆江南——杭州,一座天城的前世今生》是G20杭州峰会前,散文名家李舫献给杭州的一篇美文。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吟咏过杭州,而李舫此文,从全新的视角探寻杭州的前世今生。

  写杭州的文章很多,但从未有人从寻找天城的角度来写。这是一篇情感真挚、内涵深刻的散文。作者通过全镜式叙事的方式,向读者展现美丽杭州的深厚底韵。文章一气呵成,在娓娓动听的叙述中,承载了众多历史人物的音容笑貌,还原了有关历史事件的发生场景,体现了作者广阔的视野和深厚的文学素养。

  问:是什么原因触发了您写这篇文章?

  答:我与杭州结下不解之缘,是在童年的时候。父亲出差,我随他同行。我是北方人,第一次来到南方,就是杭州,那是与凝重的北方截然不同的世界。南方的那种钟灵毓秀、那种温文尔雅,猛然间就走进了我的内心。说到这篇文章,写作的冲动和灵感就像一粒种子终于长成一棵枝叶散漫的大树,它很久很久以前就在我的心里生根发芽,开枝散叶。只不过,今天,我才认真地将这棵大树的成长历程记录下来。《诗经》中有一句诗,可以表达我对杭州的情愫:“死生挈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问:在杭州逗留期间,令您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答:我认为,杭州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成长”,她不停地变美,我说的不仅是景色的优美,还包括人的美,而这正是最灵动、最丰盈的美。在这种意义上,杭州是一个有着无限成长空间的城市,这恰是她保持恒久魅力的奥秘所在。

  问:如何看待今日杭州在中国乃至世界上的地位?

  答:从历史的角度看,在西方工业化以前,中国经济贸易能够称雄世界,与江南的富庶息息相关。如果从杭州指代中国的角度看,我认为,全世界没有一座城市可以替代我心中的“天城”。

  问:假如有机会,您会选择定居杭州吗?

  答:当然,毫不犹豫地选择杭州。我们知道,杭州经济蜕茧成蝶的过程,显示着蓬勃的发展动力。逆势增长背后,呈现的是杭州、甚至浙江历任执政者的眼光、谋略、气度、胸襟,这才有了杭州的结构之变、动力之变、理念之变,这才是新旧动能转换的“真经”。我认为,在G20杭州峰会这个重要的世界经济舞台上,G20各成员的领导人集结,探求的也是这个“真经”。

  问:您怎么看待杭州的历史和文化?

  答:杭州的历史太悠远、太丰富。苏轼有诗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一座古老却常新的城市,是马可·波罗眼中的“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每一处景色都摄人魂魄,每一段历史都韵味无穷,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蕴含着无限的韵味。杭州,有太多的故事值得叙说,有太多的人物值得追忆,有太多的智慧值得挖掘。我笔力有限,只能从一个角度——西方寻找中国这个线索切入。这是一个以前的作家很少涉猎的角度,可以纵横铺展。大而言之,中国文化中包藏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理念、伦理规则,这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我认为,在西方某些文化规则遭遇现代化发展瓶颈的时刻,我们需要从中国精神、中国思想、中国道路中寻找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难题的法则和启示,这也是中国作为东方大国、文明大国的历史使命。

标签: 杭州;天城;散文;李舫 责任编辑: 杨静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