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腾出空间和土地,装进智慧和绿色,坚持环境是根文化是魂拱墅区委书记许明:
“拱”手相迎四方宾客 只为运河南端遇见你
2016年09月02日 03:58:23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记者 蓝震

QQ截图20160902035646.png

  拱墅区委书记许明。

  浙江在线9月2日讯(钱江晚报记者 蓝震 通讯员 钟鸣 汤臻)如果说西湖是杭州的“眉目”,那么运河就是杭州的“血脉”,血脉充和则眉目灵秀。

  千年流淌的京杭大运河在拱墅境内蜿蜒12公里,留下大量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存,孕育了以运河文化为代表的地域文化。过去十年,拱墅不仅实现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型,还树立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再开发的典范。同时,拱墅也实现了由城郊结合部向中心城区转型、工业仓储区向商贸商住区转型、农民和产业工人向市民和三产从业人员转型的历史重任。

  “拱墅得名于运河南端的拱宸桥和十里银湖墅,‘拱宸’即为拱手相迎至尊宾客,拱墅人用全新的环境拱手欢迎四方来宾,展现杭州、拱墅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的别样精彩。”拱墅区委书记许明说。

  惠民为民,让拱墅人民有更多获得感

  在许明的办公室里,摆放着一组照片,其中一张是2015年1月,他在北京参加中央党校全国县委书记研修班时,习近平总书记和首期学员座谈时的合影留念。

  在首届县委书记研修班上,许明认真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报告。“总书记告诫我们要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总书记报告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那次研修班回来后,许明先后两次收到中央党校的邀请,以第一期学员的身份,和二期、三期学员进行了互动交流。针对这个命题,许明给出的发言中,关键词是“获得感”。

  大关是个老旧小区,道路狭窄,人口密集,仅中小学就有13所。每到早晚高峰,小区内就受困于交通拥堵问题。为了解决这一杭州老旧小区的“通病”,拱墅把大关小区作为试点,在前期进行大量摸排和入户调查的工作基础上,创新性地实施了大区域内单向通行、街巷适度拓宽改造等措施,找到一条活路。

  “我们推进这项工作最大的动力来源就是老百姓的感受。2年多运行下来,交通事故和治安问题大幅下降。”许明说。

  “五水共治”中,拱墅区在这项浙江全省大背景的治水行动中,新增日截污量20多万吨,21条黑臭河道实现摘帽,并使得中国大运河拱墅段水质主要指标稳定保持在Ⅴ类水平。

  在许明的心中,拱墅区的转型发展,环境是根本,文化是灵魂。许明说:“杭州现在有两样世界文化遗产,西湖和运河。老祖宗传给我们的东西需要好好保护。”

  运河南端,这里是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三年前,全国鲁迅文学奖得主、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黄亚洲退休后,他把自己的书院安在了拱宸桥畔。

  在《运河文化看拱墅》一文中,他不禁发出喟叹:我知道“日新月异”这个词套在拱墅头上特别贴切,这个流域的文化面貌几乎每个月都有新呈现,犹如春天里那些噼啪作响的新叶。

  杭州姑娘周意,是土生土长的运河人。周意说她喜欢运河,喜欢运河文化,从中国美院毕业后,她把工作室落在了“丝联166”创意产业园,这是杭州丝绸印染联合厂的前身。

  在桥西历史街区,藏着一家小有名气的老开心茶馆。负责人周鹏说,老开心茶馆发挥所长,将杭州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杭州评话、小热昏向国内外游客展示。和周鹏一样,在运河边生活了多年的新运河人张海龙在大运河成功申遗两周年之际,他和他的团队启动了《国之大运》的纪录片拍摄,希望通过镜头来讲述运河故事。

  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来京杭大运河杭州段考察,还专门来到桥西历史街区。总理说,运河是人类智慧的创造,今天的大运河,则是我们对历史遗产的再创造。“运河文化已经成为拱墅最鲜明的城市标识,铸就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底色,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许明对运河文化有着清晰的定位。

  如今,漫步运河最南端,你可以看见,原来的杭一棉、土特产仓库等老厂房,已经摇身一变成了以运河景观、历史建筑、工业遗产为特色的国家级博物馆群落,各类历史遗存星罗棋布形成了“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展示了运河两岸千百年来的发展变迁。

  电脑加人脑,从“两个归零”看“腾笼换鸟”

  翻开杭州地图,在拱墅区你能找到两条河:杭钢河、电厂热水河。这正是当时传统工业企业集聚拱墅的真实写照。“无论是灿烂的农耕文明,还是工业文明,运河南端两岸一直是社会发展的前沿和桥头堡,身为拱墅人,这应该感到骄傲。”许明说。

  已经从杭钢退休的潘建华、金秀英夫妇,他们把一辈子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杭钢,但无怨无悔。在那个烟囱林立的年代,“灰色”也成了拱墅区的底色。如何从传统工业集聚区向现代服务业强区转型,许明和他的同事们做出了前瞻性的决定:“腾笼换鸟”。

  杭州汽车发动机厂搬走了,杭州热电厂搬走了……今年6月15日下午2点30分 ,工作了超过半个世纪的杭钢炼铁厂老一号高炉被爆破拆除。

  许明表示,杭钢半山基地运转了50多年,对杭州乃至浙江的经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杭钢半山基地的关停,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一次巨大挑战,用‘壮士断腕’来形容也不为过。不过,它很快就会重焕生机,进行产业升级。”

  随着杭钢半山基地的关停,拱墅区也正式宣告:实现燃煤量“归零”,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直排“归零”。

  “腾笼换鸟”换出的成效正在显现,一个不仅有历史文化感,更具创意创新力的新兴都市商贸圈展露风采。许明说,拱墅区瞄准“智慧经济”、“绿色经济”等新的经济形态,坚定脚步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目前,拱墅区已将13处工业遗存保护改造成为文创产业园区,入驻500多家设计服务业、现代传媒业、影视制作业、动漫游戏业等上规模的企业。

  “从运河产业带向运河文化带转型,这确实需要智慧和胆略。我们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在G20杭州峰会到来之际,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运河故事、杭州故事,向世界展示拱墅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的独特韵味和别样精彩。”许明说。

标签: 智慧;运河;文化遗产;拱墅区;G20 责任编辑: 吴盈秋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