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11日,公交506路实现了刷支付宝乘公交车,这也是全国首创,而更大的意义在于背后的数据价值。
他的设想是这样:支付宝在互联网上有信息留存,这样一来,通过支付宝都能输出一个精准的乘客人物画像,性别,年龄,衣食住行、个人喜好等。这些数据和公交系统融合之后,就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我们已经积累不少出行数据库,未来跟支付宝等阿里系合作,还会有更多的交通资源,比如高德,移动出行等,何时出行、到哪里去,选择何种交通方式等都有很好反馈。如果支付宝在所有公交路线上都能实现,背后的出行数据、入座率会更全面、准确。”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说,“以前公交线路设定都是凭经验,今后则会是凭数据,化被动选择为主动分析。”
他举了个例子,比如,有位职业经理人,每天8点,从武林广场到工作单位吴山广场,通过移动支付,可以分析他的出行规律和需求。当这些有相似出行途径的人群,聚集到一定数量以后,就可以专门为他们开设一条专线。
再者,从城西到市民中心,每天早上8点,都有102位乘客直达,按照现在是逢站停靠,但掌握数据规律后,可以在该时间点上放一辆车,让这些乘客可以直接抵达。
从今天起开始试运行的6条“互联网快线”,就是这种互联网思维下的新尝试。这些互联网快线,主要是为了便利三墩、祥符、西溪等近年来快速发展居住区到市区的出行。“我们通过对出行人群和前往方向的密集程度、出行时间等信息维度分析,砍掉一些小的停靠点,缩短整个出行时间。比如37路快线,从吉鸿家园开往松木场河西,相较于普通的37路,减少了20个站,而且在路线上充分利用紫金港隧道、丰古隧道、余杭塘路等快速路网,能够较好地避免拥堵。”
“这些路线,大多是工作日的早高峰期间开设,这是因为经过前期大数据分析测试,这段时间有需求,能够保证入座率稳定,确保长期运营下去。”
相关负责人说,客流稳定最大的好处是能直接降低乘客的出行成本。“定价跟普通路线一样。打个比方,每天有10个人拼一辆顺风车,跟每天只有2个人拼顺风车,乘客要承担的成本肯定是不一样的。”
“在未来,我们在互联网思维下,还会有更多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相关负责人说,未来杭州公交还会跟蚂蚁金服、数梦工场等阿里系企业进行更深入的合作,使得整个大数据应用更加充分。
出行大数据背后的全新商业模式被看好
出行数据价值远不止于此,背后是另一片蓝海,早已被行业内敏锐触觉的企业盯上。
公交集团的一位负责人坦言,基于精准用户的画像,还可以进行商业开发。“公交和移动支付结合之后,把数据进一步完善,就可以向第三方提供服务,有一个新的盈利模式会产生。商业发展将会得到非常好的未来。”
具体是怎样的商业模式?他描述了一下。
在武林广场站下车,刚好是饭点,按照以往想法,很可能是直接进商场找餐馆。但未来,会结合个人消费水平、喜好,推送相应的产品。如果你是麦当劳迷,可能手机就会跳出一个麦当劳优惠券,引导你去相应的商家。
“乘坐公交车,很多人没事做,有人喜欢玩游戏,可以植入游戏广告;有人喜欢淘宝,可以植入商品广告。”该负责人透露,目前已经有不少商家主动伸来橄榄枝。
公交大数据不只是公交集团未来战略的核心,事实上,这也是很多大数据开发公司竞相逐利的重要资源。
此前,“车来了”的负责人邵凌霜就曾向记者表示,收集大数据的平台,在为用户提供更精准的服务信息的同时,也能赚取服务商家的钱。“根据我们搜集到的大数据,发现这两年去往海创园的车和人流量增长特别多,这就可以向他们提供附近商家、店铺,甚至是楼盘信息。”
一家社交网站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看好的是“数据背后的‘资源’是人,集聚起来的这些人还可以办各种线下活动。”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