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10日讯(钱江晚报记者 沈蒙和)真羡慕现在的小朋友,有寒暑假不说,还能天天过节——除了传统节日,还有众多高大上的校园节日,像杭州拱墅区前不久举行的中小学生“运河公民节”。
公民节,顾名思义,是为提高中小学生的公民基本素养,增强和体验公民公共空间意识,提高关注社会热点和参与社会公共活动的能力而开展的活动。
可别小瞧孩子们的能量,他们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和思考,不逊于成人。举个例子,都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会玩,这到底是为什么?该如何应对?在第六届“运河公民节”期间,杭州市外语实验小学的一群小学生为此做了系列调查,他们的调研报告,连浙江省教科院的专家都点赞。
因为外语实验小学将校内游戏场地统称为“玩玩场地”,所以孩子们的这份调研报告,也叫“玩玩场地背后的秘密”。参与调查的是40位六年级学生。
为鼓励孩子们参与户外活动,学校每天有固定的玩玩时间,从12:50到13:25。但这些小学生在这一时间段实地调查、采访了整个校园里的856位学生,结果却发现,在玩玩场地的只有278人,占32.48%,在教学楼里的却又578人,占67.52%。
也就是说,多数孩子没出来玩。明明是学校设定的玩玩时间,为啥那么多同学还不出来玩?小调查员们刨根问底,把在教学楼里的578名同学问了个遍,找到了这些原因:37.19%因为补作业;21.28%因为老师不允许;18.86%因为自愿做作业或看书;2.9%因为不想玩;1.2%因为玩厌了……
据小调查员分析,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一是没有时间出来玩的同学主要是不能及时完成课堂作业,这个时候只好补作业。还有一些同学当天知识掌握不够好,老师在课后耐心地教他们。二是校园的这些设施大家都玩厌了,低年级的孩子喜欢,高年级的孩子觉得没什么好玩的,所以都不去了。
孩子们还据此提出建议:学校能否合理利用场地资源,增加益智类的游戏设施,比如棋类、魔方等可竞技类的游戏,丰富大家的“玩玩生活”。对一些同学在“玩玩时间”补作业的现象,可以采用小组帮助学习,互相促进。
有调查,有分析,有建议,解决自己的问题,发现了成人忽略的真相,难怪连省教科院副院长王健敏都现场为小公民们的主体意识点赞。
对于现在孩子们不愿意参与户外活动,王健敏也补充了两个建议:一是“玩“不要过于依赖器械和场地,可以鼓励孩子开发自己喜欢的集体性游戏,玩的内容就丰富了。二是让孩子有时间玩,老师在控制作业量、适当降低难度的同时,可以考虑将作业分梯度布置,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现在课程都能选择了,作业为什么不能选?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