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干的是危化品装卸工,拿的是3500元的月收入 为了治好重病的女儿,他靠清汤挂面撑了3年
那个连100元 都舍不得给自己花的人叫父亲
2016年12月29日 08:20:50 来源: 杭州日报 记者李维和 丁岚 蔡怀光

手术进行中,老刘靠在窗台上,紧张地望着手术室的大门。

  浙江在线12月29日讯 昨天上午6点42分,刘新房早早地赶到了浙医一院。

  病房里,老刘的妻子王金荣还在休息——她即将和女儿金金一起接受一台手术,一台将她的单侧肾脏移植给女儿的手术。

  老刘没有进病房,而是远远地站在电梯口,静静地盯着病房里的动静。

  这一天,老刘等了5年,他不敢去打扰妻子,生怕妻子休息不好,手术有什么变故。而为了这一天,过去的3年中,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经历了什么……

  如果我有钱……

  老刘来自湖北襄阳的农村,今年50岁出头,他的女儿金金今年29岁。放到一般家庭,老刘应该已经可以含饴弄孙,享受三代同堂的天伦之乐了。

  幸福的可能性在5年前被病魔无情抹杀。2011年,当时24岁的金金被查出患有慢性肾衰竭。2013年,金金的病情进一步恶化,肾衰竭进入终末阶段,也就是人们闻之色变的尿毒症。

  换肾,这是让金金继续生存下去最好的办法。然而,家里实在负担不起高昂的手术费用,老刘夫妻俩只能选择退而求其次的办法——透析。

  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透析是一个多么痛苦的过程。金金每个月要接受透析9到10次,万一病情严重,还要多做几次。每次做完透析,金金的身体像是被掏空了,躺在床上水米不进,还不时呕吐。

  看着女儿日复一日地受着折磨,老刘心如刀割:“如果我有钱给女儿换肾,她就不用忍受这么多痛苦了……”

  然而,钱从哪里来呢?

  令人动容的100元

  老刘没有门路去赚快钱、赚大钱,他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一身力气。

  老刘是杭州一家危化品运输公司的装卸工,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搬运150公斤到250公斤不等、装有危化品的桶。这份工作每月能为他带来3500元左右的收入,加上年底的年终奖,每年的收入原本令老刘挺满意的。

  可是,自从金金得病,需要在老家接受透析治疗,老刘这点收入就不够用了。就算医保能报销部分医疗费,剩下的费用还是能把老刘的收入“榨干”。

  “男人就是要养家,女儿要活下去,做爸爸的就要顶住。”老刘说,这就是他这些年来坚持的信念。也正因为这个信念,他对自己抠门到几近“残忍”——拼命赚钱,然后从牙缝里把钱省下来,这是他为女儿筹钱治病唯一的办法。

  老刘在公司住的是员工宿舍,中餐由公司提供,但早晚两餐还是得自己解决。为了省钱,老刘在宿舍附近的一块荒地上种起了蔬菜,然后买来最便宜的挂面,每次一买就是30斤。

  “每天早上和晚上,我就用青菜或者榨菜下面吃,不敢花钱。”这样的清汤挂面,老刘一吃就是3年,“也说不上吃没吃腻,我就是想多省点钱。”

  就这样,老刘每个月只花100元左右,剩下的钱全部寄回老家。

  老刘本就不善言辞,自从女儿得病后,他甚至连电话都不怎么打回家去。“倒不是省电话费,是因为总听不到女儿病情好转的消息,我心里害怕……”

  但老刘心里很清楚,这种情绪不能带到工作中去。平时,面对本就有一定风险的工作,他慎之又慎。“我不能再出什么闪失,这也是为了女儿。”老刘说。

  一次带来希望的连线

  用老刘的话说,那段日子,他就是维持着、拖着。但希望之光往往就在不抛弃、不放弃中闪现出来,而引出这道光的,正是金金。

  今年6月,心疼爸爸的金金打电话给杭州某电台,通过电波表达对爸爸的爱:“爸爸,感谢你没有放弃我这个女儿……”

  电台特意为老刘父女做了连线,电话那头,老刘激动地说:“傻孩子,你要是在我面前,我恨不得让你骑到我的脖子上……”

  这次连线感动了很多听众,更为关键的是,被感动的听众中,有一位肾脏病方面的医学专家——浙医一院党委副书记、肾脏病中心主任陈江华。

  浙医一院很快与老刘一家取得了联系,医院表示,愿意免费为金金进行手术。“听到他们的故事,我很感动。我想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帮助有需要的病人。”陈江华说。

  肾脏移植手术有一个关键性的前提,必须有适合的肾源。最终,医院和老刘一家达成的共识是,由孩子母亲王金荣捐出自己的一个肾,移植到金金体内。

  “其实我不忍心,但孩子他妈太坚决了。”老刘说,在几次家庭内部沟通中,妻子反复强调,只要能把女儿的病治好,哪怕寿命缩短,她也愿意捐肾。

  3个月前,金金住进了浙医一院。经检查,金金与妈妈肾脏配型成功。终于,金金的肾脏移植手术万事俱备。

  这是最好的结果

  昨天手术前,金金来到妈妈的病房,显得很轻松:“没事的,睡一觉就出来了。”

  就在病房里,一家三口开了一个简短的家庭会议。作为一家之主,老刘对妻子说了几句心里话:“我已经这把年纪了,那份工作我也不敢变动。手术风险肯定是有的,万一不太成功,我就怕你的身体也垮了,到时候家里变成两个病号。”

  金金哭着和老刘说:“爸,我是想换肾,但我真的特别纠结和难受。”

  然而,王金荣听完女儿的话后,心意十分坚决:“一定要换!”

  目送着妻子、女儿被推进手术室,老刘靠在窗台旁,时而望着窗外发呆,时而低头盯着矿泉水瓶出神。他不太愿意坐下,不仅因为心情紧张,也因为多年工作落下了风湿的毛病,就算戴着护膝,膝关节也难受得很。

  手术终于结束了,老刘等来了他最愿意听到的声音——主刀医生陈江华说:“无论是母亲的取肾手术,还是金金的移植手术,都很顺利。”

  这是金金通往新生必须经过的第一关,接下来,她要接受针对感染、排异的预防与控制。今后,她还将进行长期的随访就医。

  但老刘的脸早已舒展开了:“感谢医院的帮助,今后的日子,我一定会顶住。”

  最难的日子,他都挺过来了,不是吗?

标签: 女儿;肾脏移植;病房;挂面;肾脏病;病情;手术室 责任编辑: 金晨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