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杭州上城区5位老师和教育局长“约饭”
昨天约饭成功的王老师向记者透露了交谈的内容
2017年01月04日 05:15:01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梁建伟

  项海刚(左)和王俊生

  浙江在线1月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梁建伟) 新年第一顿工作餐,你是跟谁一起吃的?是同学,还是同事?

  有人说,统统都不是——昨天中午,杭州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美术老师王俊生,一上完课,就往上城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赶,因为他约了上城区教育局局长项海刚,一起共进午餐。

  上城区的老师们事前都知道这顿饭。这顿饭的正经名字叫“享餐会”,是上城区教育局为教师私人定制的,只要是上城区教育系统的在职教师,就能约上城教育局的任何一位局长共进午餐,跟领导谈谈工作,来个朋友式的互动。私下里,大家管这叫教育界的“巴菲特午餐会”。

  为什么要办“享餐会”

  项海刚说:“因为平时工作比较忙,与基层教师交流机会少,偶尔参加一些年轻教师座谈会,大家也总是谈别人。我很想知道他们真实的生存状态和诉求,所以,想借‘享餐会’搭建一个平台,听听他们的心声,看看我们能为他们做哪些服务,确保今后给老师做的服务能够精、准、稳。”

  据统计,截至昨天,已经有5位老师跟局长约了饭。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说:“现在是期末,老师比较忙,等过了寒假估计会有更多的老师来约的。”

  老师们为什么想跟局长约饭?

  报名成功的王俊生老师说:“之前我跟项局长有过一次短暂的交流,是在2015年的教师节颁奖礼上,我获得了十佳志愿者称号,还和几位同行表演了一个节目。颁奖结束,项局长来后台看望我们,大家集体聊了聊,我很想找个机会跟他一对一聊一聊,讨教工作上的一些问题。这次看到有这个‘享餐会’,我就第一时间报了名,想不到竟然成了第一个跟局长吃中饭的老师。”

  昨天中午12点整,两人面对面坐下,在餐桌上有两份一模一样的定餐,两荤两素——墨鱼芹菜、尖椒肉丝、雪菜豆腐汤、木耳花菜,还有一根香蕉。

  两个人一边吃一边聊,王俊生是哈尔滨人,2014年9月参加工作,东北汉子果然能说会道,整场“享餐会”他说得多,项海刚主要是在听。这一聊,就是40分钟。

  他俩聊了些什么

  比起吃了什么,大家肯定更想知道这顿饭局,到底聊了点啥?

  王俊生是美术老师,现在教小学一年级和三年级,一共9个班,一周有21节课。他的嗓子还有点哑,因为课太多,从开学到现在一直在不停地上课,不停地说话。

  他把手机拿给项海刚看,里面保存着一年级学生的小版画、三年级学生的兵马俑作品。他说,他把学生的课堂作品都贴在墙上,每一个学生都不落下,都拍了照片发到家长的微信群里。

  项海刚说:“美术老师不容易,我也教过美术的,曾经教高段学生国画。多才多艺是小学老师的基本功,别看我是数学老师,但除了英语没教过外,我什么课都教过。”

  王俊生今年30岁,项海刚很关心他的个人问题:“对象有没有啊?30岁了,可以找了。”

  王俊生笑了,他说家里人已经在着急他的终身大事了,妈妈总是打电话来催他。

  “有没有人给你做介绍啊?”

  王俊生坦白,学校里有很多人帮他介绍对象,可感觉这种事情急不来,一定要水到渠成才行。

  对于外地来杭当老师的人来说,找对象、买房子都是大事,而且压力挺大的。所以,这些年上城区教育局一直在关心年轻教师的生活,比如给他们安排了教师公寓,租金很便宜,第一年每月200元,第二年每月300元,第三年每月500元。

  项海刚还透露了一个消息,教育局已经在考虑了,每年增加公寓床位,以实际行动解决在杭外地青年教师的住宿问题。上城区还有十大关爱行动,比如为上城区教师提供晚餐,教师结婚可以不请婚庆公司,上城区的教师可以帮忙来操办等。

  王俊生向项海刚吐露了自己的心愿:希望多一些名师来指导自己的专业成长,“学校里有一个语文特级教师,带着一些年轻教师,他们的机会特别多,成长很快,我蛮羡慕的。”

  项海刚听了,都记下来了。

  聊完了,王老师赶回去上下午的课,项海刚赶回教育局开一个协调会。虽然时间匆匆,但他们都觉得收获不小。

标签: 分享;工作餐;老师 责任编辑: 周舸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