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对不少小城镇的环境而言,存在无规划、乱规划、随意调整规划等问题,因设计缺位出现千镇一面、万楼一貌现象。对此,全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计划提出,要以科学的规划设计统领,做到有项目必规划、无设计不动工。
如何通过规划设计体现小城镇风貌,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安吉彰吴镇、泰顺竹里乡、柯城石梁镇正在探索,突出特色、立足禀赋、找准定位,不乏借鉴意义。
安吉鄣吴镇——让古镇特别起来
这几年,安吉挺有名的,山清水秀、诗情画意。但要说哪个乡镇更特别,鄣吴镇算一个。“行到吴村香雨亭,柳丝斜拂酒旗青,玉华金华双峰峙,流水落花出晚汀。”清人王显承诗里烟雨江南的景色,说的便是鄣吴。
从空中俯瞰,鄣吴镇的形状犹如在苍翠青山间游曳的一尾鲤鱼,房屋是它的鳞片,道路勾勒出肌理。在镇区徜徉,这里古树参天,流水环绕。百年前,一代大师吴昌硕在镇上出生,昌硕故居、吴氏修谱大屋与至今留存着的明代木门楼等古建筑相得益彰,更给这里增添了厚重的人文底蕴。
早在2014年,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受邀,为位于镇区的鄣吴村做过“历史文化名村整体规划设计”,古建筑修旧如旧,昌硕广场改造提升,老街小巷重新梳理,穿村小溪两侧进行了景观亮化。
然而,在规划师祁巍锋看来,“光一个村美起来还不够。”周边有山有水有故事的小城镇那么多,近的如莫干山,远的像廿八都。“怎么样才能脱颖而出呢?”镇国土与规划建设办副主任陈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去年,借着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契机,双方再次合作,从规划设计入手,强化集镇功能提升,彰显生态优势和历史文化特色。
跳出村庄的界限,重新观察整个镇区的结构和状态,新区和老村风格不协调、用地粗放、道路功能不顺畅的问题有些明显。“这一轮规划要做的,主要是完善细节和配套设施,明确发展路径。”陈韬说。
当然,在风格问题上,祁巍锋主张新区不需要牵强地去迎合老村,一味仿古,“这是不现实的,刻意做出来的东西缺少灵气,而且新区和老村的功能和体量也不一样。”陈韬认为,两个区要进行全盘考虑,“整个镇区只有1平方公里左右,在这么小的区域内,基本格局、基调要统一,不能一边是江南古民居,一边却是各式各样、风格杂乱的建筑。”
经多次协商,双方的意见达成一致:人民路以西的老区以古村保护为主,保持古色古香的韵味;人民路以东的新区则以项目建设为主,对卫生院、农贸市场、农民安置房等新建筑进行风貌管控,体现新中式风格;长约880米的人民路两侧建筑进行立面改造,让传统和现代在这里自然衔接。
那么,如何让鄣吴“特别”起来?陈韬和祁巍锋都觉得,作为整个镇的核心,镇区定位及其重要,原有的生态环境资源必须充分利用起来,书画大师故居的人文优势要做成品牌。“人来了,看一下,又走了。”陈韬说,这对鄣吴并没有好处,而改变的关键是让景点更多样,增加公众参与项目,延长游客滞留时间,“鄣吴不能是单一的”。
因此,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健康养生、特色农业等,被明确为鄣吴镇产业发展的方向。借助昌硕故居成功申报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这一契机,科学设计和包装吴昌硕故居、“八府九弄十二巷”等景点。连续举办的“昌硕文化节”,吸引了海内外文化人士参观考察和文化交流。“泛长三角知青文化节”“国际山地马拉松赛”等特色活动,积聚起人气。镇区不远处,璞峰酒店、山屿海度假酒店二期等养生养老项目启动建设,与古村隔路相望。
此外,镇区粗放型的用地方式、不顺畅的交通状况,都在新一轮规划设计中提及,并将得到调整:家庭式作坊、小企业集中安置到镇区东部;近5年内,停车场、休憩场所等配套设施建设,围绕旅游集散中心附近建设,尽量利用废弃土地、拆后用地;昌硕东路截弯取直;镇区过境道路北移,原先狭窄、容易堵塞的过境道路古彰路,重新划为镇区内部道路。
在鄣吴镇党委书记高发义看来,解决所有问题还要一段时间,但行动的指向已经清晰,“从规划设计入手进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也是为安吉打造‘中国最美县域’打好乡镇基础”。最终,鄣吴镇要成为的,是安吉全域风景中,那个美而舒适的世外桃源。
泰顺竹里乡——竹海畲风自成趣
茂林修竹,古韵悠悠。2016年末,来自温州设计集团的专业设计人员,第三次踏进泰顺县竹里畲族乡。他们要在约3个月的时间内完成全乡设计规划,绘制一张蓝图。
“竹里乡面积不大,乡村建设基础较好,我们要做的,是一个整体优化与提升。”温州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规划设计院副院长王汉祥介绍。
自去年12月接手竹里乡规划设计以来,他们先后派出市政工程、建筑和景观设计人员前来调研,计划在保留当地少数民族风情基础上,突出生态设计理念,打造“竹海畲乡,魅力竹里”。
位于泰顺县西北部的竹里乡,海拔169米,距县城20公里。这片总面积47.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总人口3300多人,其中畲族人口1100人,是我省18个少数民族乡镇之一。
深冬时节,沿228省道驱车穿行乡间,只见一排排土墙青瓦蓝腰带的畲乡小院,错落排列于连绵的群山与茂密的竹海之中,一股浓郁的畲族风情扑面而来。
“过去,竹里人靠山吃山,主要靠砍伐毛竹和外出打工为生。现在,旅游业逐渐成为全乡主要产业。”竹里乡副乡长徐剑锋说,除了优质生态环境,畲族民歌、婚嫁、服饰、彩带编制等民俗文化,以及砍毛竹、打年糕、抓溪鱼等特色农事活动,都为当地旅游开发奠定了基础。
2013年,竹里乡开始美丽乡村建设,对每个涉及村容村貌的重大项目,都以规划设计为引领。翻开2016年完成的《畲乡竹里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规划》,乡里不同的旅游资源,将3个行政村定位为3个各有特色的集聚区,勾勒出一幅全域旅游的美好图景。
比如,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竹里村,重点开展畲族文化体验、特色美食体验、休闲购物、特色住宿等旅游活动;位于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茶石村,拥有三插溪、竹海瀑布、石鼓背竹林、红豆杉等旅游资源,则重点开展生态观光、山地运动、摄影写生等。
而在王汉祥团队看来,尽管竹里乡外立面改造、道路建造等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但各个村庄上空电线密布的情况仍较突出,村内一些水泥路面和溪岸驳坎,也与畲乡自然天成的山水环境格格不入……这些,都是他们制定新规划时重点考量的地方。
科学有效的规划,在扮靓山乡的同时,也唤回了游子。2016年初,曾在温州打拼多年的竹里村人陈海波三兄妹告别城市,将家中那幢满载童年记忆的小楼,改造成名叫“竹里云溪”的精品民宿。
“当我们在城市里生活打拼时,心中满是家乡的炊烟,”陈海波说,正是这样的画面,让他们萌生了做民宿的初衷,重回儿时生活的土地,将泥土的芳香和竹林晚溪美景带给更多人。
目前,竹里乡共有农家乐6间,民宿150多家,多由陈海波这样的返乡青年创办。他们说,如果家乡有更好的平台、更多的机遇,谁不愿结束漂泊、回归故土?
柯城石梁镇——橘韵小镇有乡愁
青砖、白墙、石子、原木,衢州柯城区石梁镇里一个1000平方米的猪舍,在设计师手中被巧妙地改造成了画廊,屋子里挂满画作,空间充满了艺术气息。
2016年12月29日,家住衢州市区的吴女士特地赶到这里参观,她想看看老房子怎么才能改造成有品位、适合朋友聚会的茶吧?在她身边,有许多慕名前来参观的游客。
猪棚成画廊,仅是当地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设计中的一个节点。石梁镇政府的墙上,挂着一张蓝图,以主干道石七线为中心轴,沿线约33公里范围内,都进行整体概念规划。比如,中央方村引入“中澳柑橘风情园”项目、静岩村培育万亩花海、坎底村打造观景平台等,而镇区所在的石梁村,是串联起沿途风景的核心。
石梁溪穿镇而过,水声潺潺、竹木葱郁。“六十年中常入梦,石梁静岩夜夜心。”金庸写的这首诗,寄托着对小镇的无限深情。
但近年来,城镇化快速发展、人口增加,给镇区交通、配套设施、住房都带来不小压力。面对镇区类型杂乱多样、水平和质量偏低、道路沿线“低小散”业态较多的现状,镇区入口、民居、重要景观节点将统一改造。以庭院、田园、道路为主,重点整治脏乱差、赤膊墙、违法建筑等,改变小镇景观风貌。同时,从细微处入手,沿线路面立面、环境卫生、绿化景观等,也将得到提升。借助石梁溪周边的景色亮点,镇上还启动交通路网规划,兼顾承接到达多个景区的交通集散功能,打造一批核心景观片区,在空间上实现城镇、田园规划全覆盖。
可以预见,这里的环境将更整洁,民居将更齐整,道路将更通畅。但相比风情浓郁的乡村,再看看生活便捷的现代化大城市,这样的小城镇还是有些尴尬。
“小城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这里是最好的中转站。”镇长肖飞告诉记者,为了让人愿意在这里中转、停留,他们正在着力培育特色,打造有故事、有文化内涵的小城镇,引进有影响力的高端产业,带动小城镇振兴,“这是区里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石梁镇加快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做好‘橘韵小镇’的有力抓手。”
为留住故乡记忆,重现历史文脉,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之初,石梁镇就强调“将文与居融合”,既提升乡镇现代化水平,使其更宜居,又通过节点设计,赋予小镇记忆以时代内涵,让人的情感得以安放。
与此同时,在规划中,石梁镇还特别注重衔接起原先割裂的镇区与乡村,串村成线,连线成片,将全域资源变为全域风景,努力打造美丽宜居的小城镇。
恬然的生活方式,以及由此而生的民风民情,使石梁山水田园弥散着淳朴和清新,人文和自然在这里完美相融。鸟语花香间,有人们对家园的期盼。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