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80后青年陈浙武回乡种植山稻。图为去年11月陈浙武在细数稻穗上的颗粒。
核心提示:
补短板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内容和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方法。对于浙江来说,补短板亦是"八八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力点。
上周召开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目前我省"三农”工作中的八大短板,主要包括:农业比较效益的"竞争短板”,"谁来种地”的"人才短板”,农业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的"产业短板”,村庄建设的"规划短板”,村庄基础设施的"运维短板”,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短板”,农村产权的"交易短板”和乡村治理的"自治短板”。
如何补齐这些短板,让广大农民真切拥有高水平全面小康的获得感?《美丽乡村》周刊推出"八问‘三农’”系列报道,以"三农”工作中的这8个短板为切入口,探寻它们在乡村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各地在补短板过程中的改革创新之举,希冀为"十三五”开局之际的农村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当下,农村劳动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已是我国乡村的普遍现象。开篇,我们首先发问:"明天,谁来种田”,并以武义创新农业人才政策,吸引年轻人回乡发展现代农业为样本,剖析当下农村面临的"人才短板”及其破解之道,敬请垂注。
浙江在线01月19日讯(浙江日报记者陆遥 县委报道组温君凯)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现象日趋明显,"未来谁来种地”成为当前最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
多项惠民政策并举,加大对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主体的培育力度,成立"创业青年联合会”,增强乡土凝聚力,鼓励优秀农业人才到政府部门挂职,以便他们熟悉相关政策与市场需求……在农业大县武义,一系列吸引年轻人回乡务农、帮助他们开拓市场的激励机制早已开始实施,一群平均年龄在30岁上下的新型农民不断涌现。
隆冬时节,我们走进这个位于浙江中部的小县城,看土地在这里如何焕发出青春活力,看当地如何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确保农业后继有人。
返乡创业,
如何不差钱?
——政策红利作保障
娇小的身材,水汪汪的眼睛以及飘逸的秀发,这样一位婀娜的女性与150多亩蓝莓基地的管理者,似乎很难联系起来。
张群英,一位来自武义大田乡徐村的媳妇,曾在北京从事多年的床上用品加工生意,3年前为了照顾孩子回乡念书,放弃在北京的生意,回到家乡武义签下了10年的租赁合同,凭借自己对蓝莓种植技术的了解以及多年的创业经验,承包了村里一片已有三四年生长期的蓝莓基地。
2013年4月,张群英成立大田蓝莓专业合作社,同年6月注册紫冠家庭农场。在她的带动下,徐村及周边村庄有30多户村民也种上了蓝莓,使得徐村一带蓝莓的种植面积达到500多亩,品种多达8个。去年开始,张群英又尝试蓝莓深加工,并开发出蓝莓酒、蓝莓酵素等产品,在武义渐渐有了"蓝莓皇后”、"蓝莓公主”的美誉,她的家庭农场还被评为首批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这几年,县里给了我不少政策优惠!”张群英一面行走于自己的蓝莓园中,一面向我们算了这样一笔账:2014年,县农业局向她提供了10万元的基地基础建设补助和3万元政府奖励;2015年,同样来自县农业局的5万元防虫体系建设费用也全部到位;今年,针对她创办精品采摘园、发展观光农业的项目计划,县农办还将向她提供100万元的项目补助资金。
"现代农业发展迫切需要一批有知识、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武义县农业局副局长楼小云介绍,武义每年出台《关于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资金安排意见》等政策文件,对符合条件的大学毕业生给予农村土地流转、农业技术培训、项目支持、信贷保险等多个方面的政策优惠,鼓励支持年轻人从事现代农业。2015年,武义对于农业龙头企业提供的扶持资金总额为100万元,用于农业企业升级奖励、营销网络及宣传平台建设;对于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扶持资金总额120万元,用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等级评定奖励及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基础性建设项目专项扶持。
不仅如此,2015年以来,武义县还以"千名乡村红领新青年培训工程”为载体,鼓励和扶持在外优秀青年返乡创业,半年多时间以来共遴选出4期共400名思想素质高、热爱农村工作的"乡村红领新青年”作为培养对象,不仅组织他们进行定期培训,增强他们在金融、农业政策、法律条文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同时也将对有需要的学员提供全额贴息贷款,并发放一定数额的创新资金。张群英说,作为去年12月初结业的第3期学员,如今,她的同学中已经有人享受到了最低十来万元、最高为130万元的贴息贷款,有效解决了大家在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金难题。
农业人才,
如何不流失?
——搭建平台激活力
深冬时节,我们来到西联乡壶源村,这个牛头山脚下的村庄有一大片连绵寂静的荷塘,残荷的枯枝在水面上保持着凝固的舞姿。这里是武义牛头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宣莲种植基地,在总经理周树文眼里,蓄势待发的荷塘下正潜藏着勃勃的生机,孕育着他创业的梦想。
"去年的宣莲产值达到1200多万元,下一步,我们要加快建设荷花小镇。”荷塘边,他正和几个创业青年一起认真地修改自己起草的《荷花小镇计划书》。壶源村是贡品"宣莲”的主产地,当地村民种莲,一家不过三五亩。2011年,周树文一口气承包了200多亩水田,雇了村里经验丰富的老莲农负责种植,又请来省农科院的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和把关,生产绿色农产品。人工拔草、给莲子听音乐、机器刨壳提效控质……周树文到处学习先进种植理念,通过一系列手段,让自己的莲子提升价值,卖到了每斤超过100元。
"自己创业成功不稀奇,带动更多青年农民致富才稀奇。”2014年,武义成立"创业青年联合会”,42岁的周树文被推举为会长。为了发挥领头羊的作用,他召集了一批优秀创业青年个人和团队,不定时地开展各类活动。"目前已有360个成员,光去年就举办了4场培训。”周树文认为,单枪匹马毕竟形单影只,抱团发展才能凝成合力。
柳城镇车门村的创业青年蓝仙娥今年38岁,过去在本地种植红茶。"我们的产品质量一直很好,但是因为缺乏推销经验,销路不畅。”蓝仙娥说,参加了一场"创业青年联合会”举办的电子商务培训之后,现在她开始摸索网络销售平台,效果不错。"今后,我们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辅之采摘游等体验式的营销方式,做大做强自家品牌。”
在楼小云看来,除了要像"创业青年联合会”这样将一批年轻农民凝聚起来,提升其技术含量,更要引导大学生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发挥其带动作用。
王宅镇马昂村北面原有一个养猪场,如今,这里被28岁的大学生村官陈楚改成种多肉植物的大棚。"拇指大的生石花就能卖五六十元,都抵上一只猪蹄了!”村民看在眼里,也跃跃欲试。陈楚向村民解释,与养猪相比,种"多肉”既无污染,效益又高。未来,他们将把"多肉园”开发成观光园,与周边的山水相呼应,吸引游客,带领村民增收。
青年务农,
如何更专业?
——着力培养新农民
一个月前,武义骆驼九龙砖茶有限公司市场部的祝斌凯刚刚卸下了自己的另一个职务——武义县农业局特产站助理。
"每天上午8时30分,提着公文包准时到农业局报到,隔三岔五还要下乡或者出差考察。虽然累,但是收获挺大的。”祝斌凯这样评价自己的半年"上挂”生活。他跟着特产站站长实地考察了临海、龙泉等地的农业企业,尤其是茶叶企业。平时还经常下乡到本地农户的茶叶种植基地勘察秋茶生产情况,直观深入地了解原材料,提升专业知识。
这个20多岁的年轻人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穿着时髦的格子衬衫,看起来十足的"文艺范儿”,从外形上很难联想到他从事的是农业生产。做农业,的确也不是他原本的选择。2010年毕业于江苏大学装饰艺术专业后,祝斌凯在杭州从事产品设计师的工作,后来又做了几年的互联网事业。2013年,他回到家乡武义,发展当地引以为傲的砖茶,负责的是自己熟悉的互联网线上销售。"我学的是艺术,回来搞农业本来还挺犹豫的,尤其对专业领域很不熟悉。但是经过半年多来在农业局的系统学习,感觉武义砖茶前景一片光明,更需要我们年轻人把品牌打出去。”
"这半年里走南闯北,接触的人比较多,看到不同领域的企业家做事的状态,对我们砖茶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有很大的帮助。”祝斌凯说,看了别人完善的基础设施、整洁的生产环境,回来后,他立即学以致用,加大投资力度,改善生产环境,准备走出一条工业旅游的路子。
"我们鼓励更多年轻优秀的农业人才到部门去挂职,带动各个领域齐头并进发展。”武义县招才局副局长李旭琴说,2015年6月,全县选取了首批10位农村企业管理人才,到相关部门挂职六个月,了解相关的政策程序,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农业企业。
据了解,为激励农业农村人才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社会和谐和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武义县还于2004年启动农村人才津贴工作,11年间拿出150余万元资金,100多位农村优秀人才享受了县政府津贴。
"与领取政府津贴的专家、教授不同,拿津贴的武义农民,他们的创业精神、经营理念、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是其他农民亲眼看到的,可以学习和超越的。”一位参与评选的工作人员表示,如今,"农民津贴”的评选进入第四届,大学生村官、农二代等年轻农业人才的入选,表示出津贴的获得者已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