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浙江新开局-2016浙江两会
共享荣光-浙江在线新闻中心2015年终盘点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赠送面积”需警惕 不受保护的建筑面积仅是营销手段
2016年03月16日 16:18:18 来源: 金华晚报 方令航

  浙江在线03月16日讯前不久,购买了市区湖海塘某楼盘的小敏发现,自家阳台上方空隙处不少人开始浇筑水泥隔板。楼上住户也找来协商,想在上面浇筑水泥多一个阳台的实用面积。楼上住户表示愿意补贴1万元费用,但小敏却发现小区里的行情价格为1.5万~2万元,小敏告诉记者这事情挺纠结,本来邻居按照这个价格她不会不签字,可是邻居却只肯出1万元,作为楼上楼下实在太尴尬了。

  以"设备平台”规避测量

  价格上涨动力不足,去化压力倍增,开发商就另觅蹊径卖房。记者走访市区楼盘发现,"赠送面积”是吸引购房者的一个方式。很多楼盘户型显示里有一块红色方框,这就是开发商赠送的"蛋糕”,甚至有楼盘把70多平方米的面积,通过赠送也变成了3室并大加宣传。

  某项目销售人员介绍,其赠送面积在整个市区是最高的,高层的赠送面积为12~16平方米,小高层是15~17平方米,均可单独成为一间房间,并且飘窗还属于上述赠送面积的额外附赠部分,不需要交契税,也不需要交物业税。如此看来确实诱惑颇大,然而记者问及赠送面积会不会在合同上标明时,销售表示,"赠送面积是没有办法在合同上体现的,因为写入合同就必须另外算钱,只能在交付后自己和楼上楼下协商浇筑”。

  当记者疑问既然赠送面积不允许,并且无法以正大光明途径表现,开发商如何规避实测验收时,销售人员介绍道,"房子在交房的时候赠送的房间是没有门的,都是用墙封闭起来,等验收通过后业主就可以敲掉隔墙使用这个房间。”记者在房型图上清楚地看到"2+1”户型,赠送面积在户型图上是以"设备平台”来体现的。通过这样的转换,开发商喊出了"两房变三房,轻松实现空间自由转换”。

  赠送面积隐患严重

  从事房产建筑行业多年的张先生告诉记者,开发商"偷面积”即在原来规划建筑面积的前提下,私自加建建筑面积,而这种"赠送面积”其实就是一种违建。开发商只能在办理竣工验收手续之后"突击”加建,目前"偷面积”这种现象普遍存在。

  记者了解到,很多时候开发商"偷面积”对房子的主体的承重量影响较大,严重影响了房屋建筑结构安全。举例说,原本承重量5000吨的房子主体,但是因为"偷面积”,房子起码得承重7000吨,超出了房屋的承重量,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此外,"偷面积”提高了容积率,开发商从中获得额外巨大的利润。对于住户而言,容积率越高,居民的舒适度反而越低。据了解,"偷面积”主要是对采光井、通风口、阳台等地方进行搭建,而采光井、通风口与房子的舒适度直接挂钩,如果房子达不到正常的采光与通风,对居住人的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

  "送的部分开发商通常都说是优化面积,但这些面积基本上都是‘偷’出来的,也就是说全都不合法。赠送面积是不属于产权面积的,如果遇到维修、拆迁、出售、继承、抵押等情况时,与开发商无直接责任,这也严重影响了业主的权益。”浙江金奥律师所的毛长征律师表示,关于开发商赠送面积的部分,奉劝消费者要谨慎,一旦出了问题谁也不能保证业主还能不能得到这种额外的"好处”。

  "赠送面积”风险需警惕

  "赠送面积”引发纠纷是近年来房产类纠纷的重灾区,鉴于这一背景,早在2011年5月,上海就出台了一份《上海市建筑面积计算规划管理暂行规定》,旨在叫停买房送面积,并且对于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划也给出了更加严格的办法。

  事实上因开发商送面积而引发的业主纠纷也此起彼伏,有开发商在销售过程中以"赠送面积”吸引购房者买房,后以"预测与实测”面积存在误差为由向业主加收房款造成纠纷,另外还有交付后,业主浇筑赠送阳台,与邻居产生矛盾。

  买房能够获赠一间房间对于购房者来说确实具有诱惑力,但为此要承担的各类风险也让购房者难言心安,消费者应该理性看待"赠送面积”背后的事情。一方面,规避房管局的验房测量面临被查处的风险,一旦有关部门介入,购房者的利益就受到直接损失;另一方面,如果侥幸没被查出来,但赠送的面积却没有"真凭实据”作为依据,因此后期开发商是否履行承诺不作另外收费,办理产权证能否顺利,这都将存在巨大的隐患。"在购买有‘赠送面积’的房屋时,一定要弄清楚赠送的面积是否体现在房产证的建筑面积内。如果能够体现,那就是开发商真正的‘赠送’;否则的话,‘赠送’仅仅是开发商的营销手段之一,开发商所送的面积并不受法律的保护。而获赠的面积也不可能像房产证上登记面积一样,可用于投资抵押,一旦拆迁也不会得到补偿。”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面赠送的面积业主再浇筑的水泥部分都属于违建,如果有人举报证实须无条件拆除,并由业主承担全部费用。可见尽管赠送面积"蛋糕”诱惑多,但购房者应谨慎对待。

标签: 房产;营销 责任编辑: 石潇俊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