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浙江新开局-2016浙江两会
共享荣光-浙江在线新闻中心2015年终盘点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这个金华姑娘有点牛 与埃及作家成忘年交
2016年03月23日 11:03:20 来源: 金华日报 金璐 洒荣荣

  浙江在线03月23日讯金华姑娘马玲莲,最近在埃及成了名人。当地报纸《文学报》、《使者》接连对她进行了采访,埃及CBC电视台又邀请她录制访谈节目,讲述她的异国求学故事。

  马玲莲是婺城区塔石乡后塘村人。她说,自己的幸运从2007年高考后看到一份宣传单开始。那年,金职院国际商务学院首次开设阿拉伯语专业,招生手册对这个新专业作了重点介绍。马玲莲想,跟义乌有外贸业务往来的阿拉伯国家众多,会讲阿语的中国人却不多,金华人读这个专业,就业前景一定不错,便填报了这个专业,并顺利被录取。

  在校期间,马玲莲对阿拉伯文化越来越感兴趣。2010年金职院国际商务学院与埃及坦塔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后,她因为成绩优异,成为首批3名赴埃交换生之一。为期半年的交换项目开阔了马玲莲的眼界,让她产生了继续深造的念头。交换期结束后,马玲莲也结束了在金职院的3年学习。怀揣毕业证,她再次踏上埃及的土地,在坦塔大学边学习边准备埃及的研究生考试。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后,马玲莲收到了艾因·夏姆斯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该校在埃及所有大学里综合排名第二,以严苛而卓有成效的阿语语言教育著称于阿拉伯国家。本月,马玲莲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硕士论文答辩,成为该校首名拿到硕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

  "很多人热衷于到欧美留学,但埃及自有其魅力。”马玲莲说。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的厚重让这个国家别有风味,行走于大街小巷,总能跟古文明元素不期而遇。留学期间,她转遍了埃及的各大城市,更把足迹延伸到了周边中东国家,见识到了约旦佩特拉的雄伟、黎巴嫩的浪漫、迪拜的奢华。她惊叹于阿拉伯历史的灿烂厚重,对中阿文化进行对比的兴趣也日渐浓厚。

  读研究生期间,马玲莲写过一篇对中阿谚语故事进行对比的论文,投给埃及研究语言学的一本知名期刊《philology》(《语言学》)被录用了,这给了她很大的鼓舞。学习之余,她还热衷于对译中阿故事,以期双方国家民众更加了解彼此的文化。

  2014年,马玲莲的硕士论文即将开题,她选择了对中阿儿童文学进行比较,深入分析两个有代表性的作家,分别是中国的郑渊洁和埃及的雅孤布·沙如尼。为了写这篇文章,她需要有更多第一手的资料。这时,她打听到雅孤布就住在她读书的大学附近,通过努力联系上了雅孤布的助手,并得到了见面的机会。雅孤布被这位中国留学生的求学热情感动,表示愿意为她提供帮助。这篇论文一共写了4万字,数易其稿,其间马玲莲多次拜访了雅孤布老先生,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忘年交。到了论文答辩那天,雅孤布甚至专程为她来到答辩现场,给这个中国姑娘打气。马玲莲不负他所望,面对评审提问对答如流,得到了现场评审的一致好评,拿到了硕士论文优秀的好成绩。

  这段佳话被当地媒体知道后,很快就上了报纸和电视,马玲莲一时间成为了新闻人物。她表示,是国家推行"一带一路”政策后,中阿民间交往越来越紧密,才使她有了这样的幸运。她还说,这两年能明显感觉到来埃读本科、研究生的中国学子多了起来。谈到未来,马玲莲打算继续读博,她说自己从心底喜欢阿语这个专业,希望为中阿文化交流做更多事情。

标签: 埃及;忘年交;求学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