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如何让滚滚污水变成缓缓清流?
金华推行“一厂一湿地”模式 尾水主要指标已达到Ⅲ类水质
2016年05月24日 14:24:00 来源: 金华晚报 记者 楼盼

  浙江在线05月24日讯 近年来,为破解流域水体中氨氮、总磷、总氮等污染因子浓度偏高的问题,我市积极探索推行地方排放标准,降低污水处理厂尾水浓度。可是,尾水浓度再低也还是有污染的,怎么破?昨天,记者从市环保局了解到,我市同步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将污水处理厂外排水先引入人工湿地,通过水生植物吸收净化后再排放,使污水处理厂排水浓度进一步降低,主要指标达到了Ⅲ类水质。

  削减入江污染物成治水工作难题

  据了解,我市市域内各大河流缺乏生态来水,生活污染源占排入河道污染总量八成以上,氨氮、总磷这些生活源为主的污染因子成为河道主要污染物。根据水文监测分析,枯水期的污水处理厂外排水可占到35%。而根据国家一级A标准,污水厂达标排放总磷、氨氮分别是地表水三类标准的2.5倍、5~8倍。如何在有限的环境容量下,削减入江污染物,成为我市治水工作面临的巨大难题。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我市一方面投入巨额资金大手笔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两年新建成10座污水处理厂,使污水处理总能力达到143万吨。同时,通过截污纳管,把城镇生活污水尽可能多的接入污水厂处理,做到应收尽收。另一方面,对22座污水厂进行提标改造,36座污水厂全部达到一级A标准,在13座污水处理厂实行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排放标准。

  我市已建成投运人工湿地有9座

  不过,再严格的标准,仍不足以使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尾水完全没有污染。经过深入调研,去年10月,市政府作出“一厂一湿地”的决策部署,在污水处理厂周边配套建设人工湿地,通过水生植物吸收净化,进一步削减水体中的污染因子,使污水厂排水浓度做到能低尽低。

  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人工湿地是通过模拟天然湿地的结构与功能,选择一定的地理位置与地形,人为设计与建造的湿地。湿地具有十分强大的生态功能,被认为是“天然的污水净化器”。目前全世界至少有数千个人工与自然湿地用于污水处理。国内外理论研究表明,水生植物在生长旺季,氨氮去除率为80%~98%,总磷去除率为60%~96%。

  在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利用人工湿地来处理污水在我市逐步得到推广应用。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并投入运行的人工湿地共9座,设计日处理能力24.6万吨,处理工艺有潜流加表流、垂直流加水平流、植物+生化前处理等湿地工艺,培养植物主要包括芦苇、再立花、茭草、茨菇等水生植物,建设规模在浙江省内首屈一指。

  尾水经湿地处理达到Ⅲ类水质

  经过半年多的运行,人工湿地建设基本达到预期效果。检测数据显示,氨氮平均进水浓度0.49mg/l,出水浓度0.32mg/l,去除率34.7%;总磷进水浓度0.31mg/l,出水0.21mg/l,去除率32.3%;化学需氧量进水32.74mg/l,出水21.12mg/l,去除率35.5%;总氮平均进水浓度1.44mg/l,出水0.99mg/l,去除率31.3%。经湿地处理后的污水厂尾水的氨氮、总磷和总氮指标,均达到达到地表III类水标准。

  “城乡污水经过污水厂处理,再经过人工湿地净化,水质恢复到地表水标准。原先的滚滚污水变成了缓缓清流,对河流水体起到巨大的生态补水作用。”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说。不仅如此,这些有着“城市绿肺”之誉的人工湿地,身兼园林绿化、景观工程、美化环境、净化水质、防洪灌溉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能让水流起来、活起来、清起来,成为城市环境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据悉,在“十三五”期间,我市将继续大力推广尾水生态湿地模式,真正实现“一厂一湿地”,把污水厂从原先的污染源变为眼前和将来的活水库,源源不断为江河提供湿地深度净化活水,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标签: 工厂;湿地;污染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