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
2016年06月01日 03:11:14 来源: 钱江晚报 记者 陶玉其

1a.jpg

慢工出细活,制作古琴的木材主要是老杉木和老桐木,这种木材质地较松,小铲子一点点除去多余的木头。

1e.jpg

天籁古韵,琴声悠扬,别有一番情致。

4.jpg

每上一遍漆都要进行一次打磨。

  浙江在线6月1日讯(钱江晚报记者 陶玉其)在义乌荷叶塘,有一间斫琴室,叫明古堂。这儿的主人,是44岁的义乌本地人陈明亮,六七年前,他投到浙派古琴大师徐君跃门下学习弹琴,成了十足的琴痴。

  昨天,记者寻访明古堂,还没到门口,就隐约听到丝丝清雅的琴声。陈明亮迎出来,带着我们走进他的斫琴室,只见四面的墙壁上二十多张半成品古琴整齐地排开。

  这几年,对古琴的狂热让他几乎放下了多年来经营稳定的公司,专心研究古法制琴之术。

  ●选木

  一米长、两米宽的案板上,放着一块条形木板,陈明亮在木板上边画琴边讲解:这是陈年的老桐木了,从一栋老屋房梁上取下来的,所谓“丝桐合为琴”,桐木做古琴面板再合适不过了。

  古时将制琴称作“斫琴”,制作流程一般有选胚、制胚、凿琴腹、做底板、合琴、镶岳山、披布、刮腻子、上面漆、上徽位、上雁足、栓弦等。

  “第一步就是选材,面板要松透,声音才好听。一般来说桐木最好,老杉木也是上选。底板则要硬朗,但也不能太硬,太硬了不好调音。”陈明亮说。“像古船、悬棺、老庙房梁均是上乘琴木。这种古材木料特别适合做古琴,因为它们历经年代久远,木质已非常稳定,不会变形。”

  为了寻找上乘的古木琴料,陈明亮通过网络跟全国各地琴友保持联系。每次听说古建筑物拆除改造或庙堂寺宇改建、扩建,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看看是否有些古梁柱、门板等适合用做古琴的材料。

  ●上漆

  木胚做好后,要给古琴穿上钢铁侠的盔甲,就是髹漆。

  这个过程非常复杂,要将生漆与粗细鹿角霜相配比,经过9~15次上漆、打磨,历经两三个月,极尽精雕细琢之能事才算完成初步工序。

  “真的很难,一开始怎么也不成功,漆刷上去就是不干。”陈明亮对生漆过敏,浑身起成片疹子的时候,真想放弃了。

  然而,他坚持下来了。他查阅了很多资料,又向琴友求教,最后确定是生漆质量达不到要求。后来,他辗转弄到一可乐瓶质量上乘的贵州生漆,问题才迎刃而解。

  “以前是怕生漆,现在闻着越来越香。”时间长了,他的身体对生漆似乎也有了免疫。

  ●天地柱

  陈明亮制作古琴几乎是自学成才,他固执地坚持一点——古法制琴。

  “制琴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安天地柱。” 陈明亮手里托着一根小木条,“天地柱就是古琴的定音器,古琴音色、音质好不好,天地柱很重要。”

  陈明亮说,现在很多古琴都抛弃了天地柱。它虽有调节音色的作用,却消弱了音量,不符合现代人的演奏习惯。但他坚持保留了天地柱,在他看来,这是古琴的“根”。“古人弹古琴是修身,不外扬。”

  古法制琴工艺十分复杂,做一张古琴至少要经过十五六道工序,平均周期2~3年。刚开始那一两年,陈明亮的成品率很低,很多都做废了。五六年下来,他只完成了20多把古琴,现在一年下来也只能完成6把,一把琴卖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

  不过他的古琴音色优质,受到不少古琴爱好者欢迎。

  没事的时候,不少古琴爱好者就会聚到他的明古堂,大家焚香抚琴、交流心得。偶尔他也被邀请到外地去和大家交流学习,在他看来,也算是对传播古琴文化出点绵薄之力。

标签: 古琴;斫琴室;浙派古琴 责任编辑: 金斌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