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6月6日讯 记者上周从义乌海关获悉,投入使用仅仅5个月,义乌国际邮件互换局通关量就突破2000万件,出境目的地覆盖全球127个国家和地区,为浙中邮件开辟了一条便捷的出境大通道。
通关邮件首破2000万件
5月31日上午11时,在义乌国际邮件互换局海关监管场地,一件件国际邮件正沿着长长的自动化分拣传输设备运行。在一台同屏比对设备前,海关关员柳威敏、王媛媛正紧盯电脑上的数据,对通过同屏比对设备的每一件国际邮件进行认真核对。如果通过的邮件与电脑上采集的信息吻合,同屏比对设备会发出清脆的放行提示音。如果信息不吻合,该邮件会被及时截留,之后会接受人工查验。
记者在现场看到,每件邮件通过同屏比对设备时,电脑会显示该邮件的寄件人、收件人、邮件名称、重量、分运单号等相关信息。与此同时,同屏比对设备会对邮件内部进行自动扫描,以确认实际物品与申报信息是否相符。每件邮件接受同屏比对设备的自动检测,平均用时仅需6秒钟。
“这里的自动化分拣传输设备是省内最先进的,信息化水平很高,在国内同类设备中也属一流水平。现在,义乌国际邮件互换局一小时最快可分拣邮件两万件,分拣能力也处于全国前列。”义乌海关邮件监管科科长尹犇说。
记者上周从义乌海关获悉,自去年12月31日投入使用以来,在义乌国际邮件互换局通关的国际邮件数量快速上升。截至5月29日,义乌海关累计监管出境邮件和跨境电商出口包裹2008.9万件,出境目的地覆盖全球127个国家和地区。从出口货物种类看,主要有饰品、服装鞋帽、工艺品等日用小商品,每件邮件的申报价格平均在5美元左右。
据悉,这是义乌国际邮件互换局通关国际邮件数量首次突破2000万件。
国际邮包平均提速1.53天
义乌国际邮件互换局是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亲自关心下开建的。2014年11月,李克强在义乌考察时,曾对义乌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给予充分肯定,并送给义乌国际邮件互换局和交换站这个“大礼包”。去年5月,义乌国际邮件互换局正式获批,并被列入浙江省2015年度重点建设项目。去年7月,义乌国际邮件互换局开工建设。在相关单位的通力协作下,去年12月23日顺利通过杭州海关验收,去年12月31日正式投入运营,是浙江省内继杭州、温州后,投入运营的第三个国际邮件互换局。从正式获批到投入运营,义乌国际邮件互换局仅用了7个月时间,实现了“当年报批、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运营”的目标,再一次展现了“义乌速度”。
义乌海关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义乌国际邮件互换局占地总面积1.5万平方米,采用围网、卡口等封闭式管理,配置了199个摄像头,实现了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全区无死角。其中,核心监管区域面积7000平方米,分为进口监管作业区和出口监管作业区,设有海关机检、查验、取证、征税等监管区域和邮政作业分拣区域,配备了国内先进的自动化分拣传输设备,日均处理邮件量可达15万件,处理峰值达20万件。
徐平在义乌从事跨境电子商务,平时经常有邮件寄往国外。他说,以前他的邮件从义乌寄到法国,通过空运方式最快要8天左右;义乌国际邮件互换局投入运营后,正常情况下5~7天可寄到法国。由于邮件送达的时间更短,网店的生意更好了。
尹犇告诉记者,义乌国际邮件互换局投入运营后,义乌的出入境邮件在义乌接受监管后可直接运至杭州、上海等航空口岸,从而减少国际邮件的流转环节,降低电商的运营成本。经过测算,与以前相比,现在义乌的国际邮件处理效率平均提速1.53天。
助力浙中跨境电子商务
义乌国际邮件互换局邮件通关数量快速上升的背后,是义乌市迅猛发展的跨境电子商务大潮。
记者上周从义乌市电商办获悉,今年一季度,义乌市电子商务贸易实现交易额3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其中,外贸零售交易额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外贸B2B交易额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跨境快递日均出货45万票。目前,义乌跨境电子商务在整个电子商务贸易中的占比高达41%。
浙江师范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曹荣庆表示,在“电商换市”和“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浙中地区跨境电子商务日益活跃,出境邮件数量快速增长。特别是作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的义乌,在加快“电商换市”步伐和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方面表现出强大的市场活力。义乌国际邮件互换局的健康运营,优化了浙中地区国际邮件的出境环境,为浙中跨境电商开辟了一条快速、便捷的邮件出境大通道。
针对义乌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曹荣庆也提醒,尽管目前义乌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总量依然不大。与去年338.6亿美元的义乌出口总值相比,义乌跨境电子商务的总量还很小。另外,目前义乌跨境电子商务销售的产品以小商品为主,每个邮件的申报价格平均为5美元左右,这说明产品的附加值不高。因此,义乌跨境电子商务在贸易总量、产品附加值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