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待字闺中”的白沙旅游如何走出南山?
2016年06月11日 09:35:00 来源: 金华晚报 潘逸

重修后的白沙溪上的古廊桥。 记者 常 博 摄 

  浙江在线6月11日讯 “白沙溪水镜光清,水面无风似掌平。春暖锦鳞吹细浪,晚晴黄鸟啭心声……”明朝诗人杜恒的一首《白沙春水》,道出了白沙溪悠闲惬意的美。古塔、古祠、古堰、古街、古窑……2000多年的古婺白沙文化至今仍保留在白沙溪两岸的古迹中。如何让古迹串珠成链,让白沙旅游走出南山?如何通过白沙旅游带来更多人气,发挥观光农业优势,造福两岸村民?这些问题,婺城区白龙桥镇正在努力探索。

  守着千年古迹,如何带来真实惠?

  古方一村地处白龙桥镇域西部,与白沙溪相邻。古时,古方一村为白沙溪码头,商贸繁盛,商人们在此歇脚、住宿、饮食,是曾经的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该村支书吴禄宜介绍,古方一村至今仍保留有5处古迹———古塔、古祠、古街、古窑、古堰。

  古塔即洞山塔,建于明朝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为楼阁式空心砖塔。历史上,金华市本级只有两座古塔,一座是在抗战时期被拆毁的万佛塔,另一座便是洞山塔。洞山塔已于2011年得到修复。古祠为朱氏宗祠堂,有800多年历史,现存建筑多为明朝万历前后所建。据称,当年朱熹曾在祠堂紫阳书院中讲学。目前,婺城区已着手对古祠进行修复。古街即古方老街,长500多米,古时茶馆林立,人声鼎沸,老街两侧至今仍保留了不少木头排楼。古窑位于古方一村窑岗自然村,古时有人在此烧窑制器,据金华古村落研究会考证,该窑为婺州窑。古堰即历经1900多年的白沙溪三十六堰,其中的第四堰、第五堰位于古方一村。

  “白沙溪两岸文化古迹众多,我们也想借此优势发展白沙旅游。”白龙桥镇镇长包纯正说。这个想法,当地村民非常赞同。古方一村老会计朱茂文说:“我们村上匠人多,篾匠、铁匠、木匠,做年糕,做菜油,做红糖的都有。当年,古方酥饼的名气一直传到金华城。如果有游客来了,游玩的同时买些小工艺品、小点心,留下吃餐饭、住上一晚,村民的收入自然就提高了。”

  观光农业怎样与白沙旅游同频共振?

  推进白沙旅游发展,带来更多游客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也将大大助力白龙桥镇果蔬基地农业观光游。目前,白龙桥采摘游已小有名气,翁家山头村的葡萄、蓝莓,新昌桥村的樱桃……其中,“蓝莓姐姐”柳莺的名气最响。

  柳莺是90后,她从2009年开始种蓝莓,至今蓝莓基地面积已有100亩。善于抓住商机的柳莺将目光转向了采摘游这块市场,每年5月份至7月份蓝莓采摘的季节,蓝莓基地的生意非常红火。这两天,每到周末,蓝莓基地都能迎来200多辆车的客源。

  对于白沙旅游与农业观光游相结合,柳莺觉得两种旅游形式“相得益彰”:“白沙旅游发展起来,白龙桥旅游就会更加有吸引力。如果能有一个统一景区,游客就可以步行到基地,一路欣赏田园风光。”

  发展白沙旅游,在当地已取得共识。不过,旅游发展需要大量投入,也需要专业人才的科学规划。古方一村村集体收入不高,光靠村集体投入显然杯水车薪。古方管理处主任姚慧希望,能有更多有识之士来白龙桥镇古方一村看一看,为白沙旅游献策出力。   

标签: 白沙;旅游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60611345711137102.jpg